第七百二十五章 进攻性海军 海军内部的战列(1 / 1)

辛亥大军阀 雨天下雨 1973 字 11个月前

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辛亥大军阀最新章节!

海军内部的战列舰派对1933年式穿甲弹可是寄予厚望,认为这款炮弹顺利服役后,对四艘战列舰的战斗力提升将会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极端一些的看法甚至认为新式穿甲弹的效果甚至超过了新造一艘战列舰。

根据1933年式穿甲弹缩小口径研发的还有十二寸口径以及八寸的炮弹,那些八寸炮弹自然是用在那些重巡上面,而十二寸的炮弹则是专门为少昊号而研发的,少昊号的主炮目前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测试阶段,不久就能够安装到少昊号上面。

少昊号上的九门十二寸主炮并不是中国自己独自研发的,而是和法国合作研发,而这种合作研发的阶段主要是集中在基础技术方面的合作,然后解决了基础技术后,法国自己造十三寸的主炮,中国则是造十二寸的主炮,尽管口径不同,但是这两款火炮的基本结构以及采用的技术大部分都是相同的。

海军第七期发展计划里所设计的内容是凌乱而复杂的,整体规模虽然没有和海军的前面几次发展计划那么庞大,没有造航空母舰,也没有造三四万吨的战列舰,但是所花费的资金却是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次发展计划,造的船也是种类繁多,这一番计划下来明面上中国海军并没有增加多少主力舰,但实际上中国海军的战斗力却是能够提升一倍还多,在完成海军第七期发展计划之中,中国海军顶多只能算是区域防御性海军,但是等海军第七期发展计划完成后,则是可以名正言顺的称之为远洋性进攻海军了。

这里面的转变可以用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来区分的,海军第七期发展计划以前,中国海军连一艘高速补给舰都没有,只有几艘普通货轮改装的补给舰,出海作战只能依靠军舰自身携带的弹药补给。而海军第七期发展计划里的造舰计划包含了多艘的补给舰,包括油料补给舰,弹药补给舰等,而这些补给舰清一色是是高速补给舰,是可以伴随舰队进行远洋高速机动的。而有了这些补给舰后,中国海军才能事实上的前出太平洋作战,要不然的话就只能曲线在东海、南海以及西太平洋的边缘区域。

百年海军的建设就是需要这样一步一步来的,得有数十年的时间培养合格的海军军官,需要数十年的时间来积攒主力舰队,而到了这个地步后还只是防御性的区域海军,下一步还得有全球范围内的众多海军基地,而目前的国际形势下,中国海军是没有什么办法在太平洋和印度洋获得海军基地的了,去年中国和波斯方面的军事商贸合作事,刚提出要租用波斯的港口以便为中国海军获得补给基地的时候,英国人就立马跳脚了,就好像中国直接抽了它一嘴巴子一样,甚至都从地中海那边抽调了数艘军舰到亚洲地区。这种情况下,中国海军要进行远洋活动的时候就需要依赖远洋补给舰了。

海军第七期发展计划虽然受到了海军贪污案的影响,不过并没有停下发展步伐,而是继续用着高速发展的姿态继续发展,中国海军发展的时候,老对手日`本海军也没有闲着,1931年中日一战让日`本海军受损不小,主力舰里一艘万吨航空母舰被击沉,两艘航空战舰被击沉,天城号战列巡洋舰被击沉,长门号战列舰被击沉,另外还有老旧战列舰骏河号和近江号被击沉在佐世保军港内。战后日`本把骏河号和近江号打捞起来修复继续使用,毕竟这两艘战舰就算老旧那也是战列舰啊,打捞修复后也是可以继续发挥余热的。其他的重型巡洋舰和轻型巡洋舰以及驱逐舰也损失不少,不过当年的两国海军交战中中国海军也损失了不少辅助舰,一艘均衡性重型巡洋舰被击沉,一艘雷击巡洋舰被击沉,另外还有五艘驱逐舰以及多艘潜艇被击沉。从辅助舰上,大家的损失都差不多。

辅助舰方面的损失对于两国海军的总体实力而言都不算大,但是日`本方面的主力舰损失就大了一些。

因此战争一结束,日本方面就是开始了海军的大规模造舰计划,不过那几年日`本的经济低迷,根本就拿不出多少钱来发展海军,过了两年后日`本才算是缓过气来,然后开始了一系列的造舰计划。

而这一次日`本海军的造舰计划和以前有些不太一样,之前的日`本海军计划重点都是放在了战列舰上,然而这一次日`本海军吃了中国航空母舰的大亏后,重心一下子就全面转向了航空母舰上面来。这种情况不但出现在日`本,也出现在美国和英国,中国海军航空母舰在1931年中日战争大放异彩,自然是得到了各国海军的重视,这种事情也不是陈敬云能够限制和误导的,毕竟大家都不傻,这吃亏一次两次也就算了,总不会一直都傻乎乎的吃亏下去。

于是乎日`本在战争时期紧急改装的两艘摩耶级轻型航空母舰已经顺利服役,在战争时期开工的两艘舰队航空母舰飞龙号和苍龙号也是相继在1933年和1934年服役。

飞龙级航空母舰也算得上是日本海军第二代建造的舰队航母了,之所以和第一代凤翔号航空母舰隔了十多年之久,那是因为二十年代期间日`本海军航空力量的发展都是放在了航空战舰上,而1931年中日战争龙骧号和麟振号这两艘航空战舰表现差强人意,炮战能力不咋滴,航空能力也不咋地,于是乎当时战争还在进行着的时候,日`本海军就紧急设计了第二代舰队航空母舰,这也就是飞龙级航空母舰的由来。

标准吨位一万七千吨,作为战时紧急设计的航空母舰,飞龙级航空母舰有着诸多的缺陷,比如舰桥位置一开始就是船舷中央的,但是后来发现发现排烟系统和热气会造成飞行甲板上严重的乱流,从而影响飞机起飞和降落,好在飞龙级航空母舰的建造工作还没有完成的时候战争就已经结束了,加上战争结束后日`本的经济低迷,所以也就放缓了这两舰的建造工作,这也算因祸得福,所以才能够在没有完工的时候就把舰桥重新改到了右舷前部的位置。这一级航空母舰的防护能力比较低,不过这个吨位的航空母舰大多数都是防护很一般,毕竟吨位摆在那里,要想装备更多的舰载机和航速,就无法获得太高的防护性能,中国的两万吨级的华山级航空母舰和衡山级航空母舰防护能力也不咋滴,只有后来两万五千吨的嵩山级航空母舰的防护能力才算是好一些。

日`本现有的几级航母航速都非常高,摩耶级改装轻型航母高达三十四节,飞龙级航空母舰的航速更是高达三十四点五节,这个航速超过了中国的所有航空母舰,中国航母的航速中最高的衡山级航空母舰,是三十三节,而华山级只有三十二节,就连最新服役的嵩山级也只有三十二节。中国的航母航速之所以比日`本航母要低一些,是中国海军认为航空母舰有三十二节已经够用,再高的话动力系统就会占据大量的空间,导致舰载机的数量降低以及防护性能的降低。在航速和舰载机数量上,中国海军是选择了舰载机数量。

而载机数量方面,摩耶级轻型航空母舰数量不多,因为这一级航母是从高雄级重型巡洋舰改装而来的,改装也会受到原有船体设计局限,载机量只有三十六架左右。而飞龙级航空母舰的载机数量要多一些,常备机是五十七架,备用机是十六架,加起来是七十五架。而这个数量比中国的航空要少的多,中国的六艘航空母舰的载机数量是一致的,都是七十五架的常备机和十二架的备用机,加起来是八十七架。

日`本的飞龙级航空母舰载机量之所以少一些,是因为他们没有进行甲板系留,1931年中日战争中日`本海军虽然也进行了甲板系留的尝试,但是战后很快就是放弃了这一尝试,理由很简单,日`本人的飞机原本就不多,连填满现有的四艘航空母舰都勉强,一战开战后如果有了战斗损失,日`本也知道自家飞机的生产能力比较差,很难补充的过来,所以干脆就是放弃了甲板系留,继续选择了把飞机装进机库里的做法。

这主要是一个需不需要的问题,而不是能不能的问题,日`本的飞龙级航空母舰如果也学着中国海军让大量的飞机在甲板上风吹雨淋,他们也能够装上八十来架,但是他们没那个必要啊。

而中国海军则是不同,受限于海军条约的限制,中国海军现在就只能是六艘航空母舰了,所以中国海军是想尽了办法提高每一艘航空母舰的战斗力,一旦开战的话是能装多少是多少,要知道中国可是有着七个舰载机联队,能够上舰的只有六个,平时里还有一个空着呢。而日`本飞机数量本身就不足,另外他们的航空母舰吨位也还很多,现在一共也就用了五万多吨,还有四万多吨的富余呢。

日`本历尽一场的中日战争后,把重心都放在了航空母舰发展上来,不过航空母舰的战斗力也不是说有了航母和飞机就行了,实际上影响航空母舰战斗力的还有人员的训练和大量的经验。这航空母舰对于各国来说都还算是陌生玩意,大家都还处于摸索的阶段,而这个摸索的阶段里中国走在了最前面,这用的久了,用的多了自然也就能够发现越多的问题,也就能够解决越多的问题,这种经验积累是无法取巧的,日`本的航空母舰要想取得和中国航空母舰一样的战斗力,至少也需要十年的积累和磨练。

除了大力发展航空母舰外,日`本海军也是开工了一艘条约型战列舰用来补充舰队实力。

伦敦海军条约,本意是用来限制各国海军发展步伐的,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应该有的作用,在条约签订后,各国的海军发展步伐实际上还加快了许多,其中由以中日两国海军的发展更为注目。

而为了应对中日两国海军的威胁,美国海军在三十年代初期也是通过了一系列的发展计划,并且和日`本海军一样,极为注重航空母舰的发展,反正美国人自己的航空母舰吨位也还很多,于是乎连接下水了两艘的航空母舰。

就连欧洲的德国也是不敢落于人后,提出了一系列的海军发展计划,让英国警惕不已,甚至要和德国签订海军限制条约。

三十年代中期,各国都在各展神通进行着一场悄无声息的军备竞赛,和一战前的军备竞赛沸沸扬扬不同,三十年代中期的这场军备竞赛大家都是悄悄的进行,而那些普通人们还以为1929年到1934年的经济危机已经过去,经济好转,世界和平。他们并不知道,这场世界范围内的危机远远还没有过去,之前各国所采用了一系列刺激性经济政策虽然表面上刺激了经济,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并没有解决这场经济危机。

历史上经济危机结束是什么时候呢,是在希特勒挑起了欧洲大战的时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