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异能人的前世今生最新章节!
如果你观察大自然的工作,你会发现它很省力。草并没有刻意地去生长,它只是生长而已;鱼儿并没有刻意地去游,它们只是游而已;花儿并没有刻意要开,它们开了;鸟儿并没有刻意要飞,它们飞了。这是它们的固有天性。地球并没有刻意要绕着自己的轴心转,却以令人头晕目眩的速度自转并且在天空中飞也似地公转,这也是其本性使然。孩子整天乐呵呵的,那是他们的天性。太阳熠熠生辉是太阳的本性,星星闪闪发光是星星的本性。不费吹灰之力,轻而易举地把我们的梦想变成活生生的现实,这是人类的禀性。
大自然的智慧是在不做任何努力,没有任何磨擦的情况下自发做功的。它是非线性的,凭本能的,全面而富于营养的。当你与大自然和谐和默契,确实了解了你真正的“自我”时,你就能利用最省轻法则了。
出于爱而去做的事情最省力,因为大自然是靠爱的能量聚集起来的。当你谋求权力和企图控制别人时,你就是在浪费能量。为了“自己”的一已之利而谋取金钱和权力,无异于将自己的精力耗费在不享受此刻的幸福而去追逐幸福的幻影上。纯粹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去谋取金钱,等于切断了你的能量来源,而且妨碍了大自然智慧的表现。但是,当你的行为是因为爱心使然时,就不存在能量的浪费了。行为由爱心驱动时,你的能量就会增加并不断地得到累积。
最省劲法则包含三个成分:
第一是:顺受。就是说,你要做出这样一个承诺:“今天,无论碰上什么样的人、情况、处境和事件,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我都将顺受。”这就意味着,你要明白此刻本来就该是这样,因为整个宇宙就是它该是的样子。此刻---你正在经历的这一刻---是你过去所经历过的所有时刻的。存在就是合理,此刻就是它实际上的样子。因为整个宇宙就是它实际上的样子。
第二是:责任。责任意味着不因为你现在的情况----包括你自已----而怨天尤人。顺受了这个处境、这个事件、这个问题之后,责任则意味着对目前这样一个情况的创造性的应对能力。所有问题里都蕴涵着机遇的种子,而这样的意识容许你接受此刻并把它变成一个更有利的情况,或者更好的事情。
第三是:不做辩护。意思是说你的意识是建立在不做辩护之上的。摈除说服或者劝说别人相信你的观点的*。观察一下身边的人,你就会发现,他们把99%的时间都用在了为自己的观点做辩护上。如果你摈除了为自已的观点辩护的*,那么在这个摈除*的过程中,你就会将以前浪费掉的大量精力找回来。
保证毫无抵触地,毫无对抗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这是一条大自然自发地,毫无摩擦地,毫不费力地展现其智慧的道路。
当你把顺受,责任和不做辩护完美地结合起来时。你就会感受到生命之河毫不费力地潺潺流淌了。
狄巴克?乔不拉 在印度出生成长,1984年引介印度草医学到美国,开启身心医学和全方位愈疗的风潮。曾担任诸多杂志的编辑顾问,1992年被选为国家健康研究院特别委员,经常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讲座授课。写过二十五本书。作品已被译成三十五种文字。同时,他也创作了一百部以上的录音及录像带系列作品。
一九九九年,《时代》杂志选为二十世纪顶尖的一百位偶像与英雄之一,封为“心灵帝王”,形容他为“另类医学诗人-先知”。目前他是加州拉荷亚的乔布拉幸福中心之创办人及总裁,历任塔夫次大学和波士顿大学药学系教职。畅销作品包括《不老的身心》及《成功的七项灵性法则(生命的七大精神法则)》、《欢喜活力》、《做自己的心灵帝王》等书。
先付出,再收获。这是人生的“商业模式”。佛教讲,布施什么,就得到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舍即是得?
要想看清这一点,需要把眼光拉开,看到宏观全景。
如果站在卫星高度看地球,你就能看到云图变幻。如果把时间的尺度拉开。那除了云图,还能看到各种物质的循环流通。
与此同理,你若站得足够高,时间跨度足够大,同样。能看到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不能直观看见的东西在流通,比如情绪的传染、观念的传播、文化的传承,还有更玄一些的说法:能量的变化。你也能看到,爱、善意、利益、钱等等,也是在流动。
如果我们有某种精密仪器,我们能观测记录下能量、爱、金钱的踪迹,那么我们就能看到一个奇妙的“万物的云图”!金钱云图、幸福指数云图、垃圾云图、资源云图……这是一个大数据时代!
那么,金钱和爱在怎样地流通?是个怎样的循环路径?老子有个简洁的回答——“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万物都如同水一样。循环、均衡,是大规律。“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为什么?因为“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正如前面所说“舍即是得”,舍与得,是同一物的两面,合而为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
局部的阴阳盈缺,从全景看,就是整体的流通循环,是损有余而补不足。
我们应该怎样做?我们的任务就是不要让这个循环在你这里停止住,你要顺应、并且促进它们流通,促进的方法就是主动付出,让你这里空掉一些,这样动力就产生了,就推动了循环。这就是顺应天道,才更好地与世界相融,接近所谓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即是——循道!
你永远不是拥有者。你只是个通道。现在的社会,之所以“善无能”“善萎”很普遍,是因为人们眼光险隘,没有摆脱动物的特点。被训练得过于关注利益得失,在进化过程中,身体是人,部分大脑是动物。只能看到眼前在争抢的这些食物,看不到远处。看清了这个云图,你就会更加明白——你所拥有的这一切,都不是你的,你只是暂时借用而已。明白了这些,也许你会少一些执着。无论对于利益还是善意,你要做的就是感谢、然后把它们付出给更多人。去推动这个庞大云图的循环。你永远不是拥有者,你只是个通道。这些都是浮云,在你这飘过!你要让它们飘到气压更低的地方去。
如果你固执于这些拥有,你就造成凝滞堵塞,就妨碍这个循环。这时,这个庞大的云图就会给你安排一个更大的事情帮你推动,(这并不是因为云图是高智慧灵性生物,这只是它本身规律所为,它蕴含了巨大推动力,好比水往低处流)——当然,通常这个帮你的事情都是你不喜欢的。俗话说。贪小便宜吃大亏。
成功,本不是要去追求的东西,只是你顺应了大循环的自然结果
爱的流通比较好接受,把金钱和利益的流通也放在一起说,为什么?过去的我们可能视金钱如工具,现在应该又有了新的认识。看到金钱的神圣性。钱似水,近道。英语里就常用水来形容钱——cash-flow 、y。
金钱的神圣性、灵性体现在,从大的尺度来看,钱是跟着爱和善意在流通,两者有依附关系。所谓厚德载物。 《大学》中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它们是本末关系,是一个树上的树枝与树梢的关系。
成功是有效的善意服务的积累。你提供的服务,很好地帮到了别人,给别人带来了好处,这样你就成功了。善意服务,即是爱。服务得好,你就成功,你促进了爱的流通,金钱和利益的流通自然也就随之而来。
我们常说一句话:但行善事莫问前程。善事是因;前程是果。按佛教的说法,你若带着善念帮助了别人,积累了善业,就可供未来享用。未来怎么享用,就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孔子说:“敬其事而后其食。” 老子说:“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金钱利益,本不是你所拥有,所以不必关注过多。立竿见影,你只管立杆,不必总操心影子。
现年71岁的德国人海德玛丽﹒施维尔默没房没车,甚至连钱包都没有。 1996年辞职,退掉租房,所有财产送人,开始不用金钱的生活,帮人做园艺、清洁换取食物和栖息之所。她把经历著成书《福从天降的试验》,并一夜成名,获得丰厚稿酬。这是什么生活哲学?生活方式?
感谢先行者海德玛丽,为人类从金钱奴役、恐惧匮乏中解脱出来做了非常有益的尝试、启发和指引!
海德玛丽是一个奇特的人。她既没有住房,也没有医疗保险和汽车,别说是帐户,她甚至连一个钱包都没有。那么她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失业者?在德国,即便是失业者每个月也有300多欧元的社会救济金,外加国家提供的住房和医疗保险,更何况海德玛丽曾经是享有政府官员待遇的小学老师,同时还当过收入颇丰的心理医生,那么她按理能够拿到一些社会福利吧?可是她却什么也没有。
她一无所有的原因倒不是她失去了工作能力,或拿不到国家提供的福利金,而是她决心要过这样一种没钱的生活,而且一过就是整整10年。在全德国都在讨论社会救济金过低,德国是否已经出现贫穷阶层的时候,身无分文的海德玛丽却认为她自己非常富有。
1942年,东普鲁士一个富有的咖啡厂厂主家迎来了第三个孩子,她就是一头金发的海德玛丽。海德玛丽在保姆的照料和两个哥哥的陪伴下长到两岁时,二战的战火烧到了她的家乡。在一片慌乱中,海德玛丽的妈妈拉扯着几个孩子踏上了逃亡的路。这时,海德玛丽的爸爸早已经被征召入伍,上了战场。
施维尔默一家人逃到了北德的海滨小城艾克福尔德市时,他们早已是一身破烂,一无所有。幼小的海德玛丽经历了一生中第一次突然从富有跌入贫穷的人生波浪。儿童时代。她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失去了财产和金钱,他们一家人在周围人的眼中就突然变得那么一钱不值了。莫非钱是衡量人的价值的唯一标准?
毕业后,海德玛丽当上了老师。老师在德国是终生职业。而她却在当了15年的老师之后,主动放弃了这个铁饭碗,改行做了心理医生。而一个偶然的机遇改变了她的一生。
一天她在广播中听到,加拿大乡村的一个公司突然倒闭后,当地的人都失去了工作。为了自助,这里的人组成了服务互换圈,也就是你帮我修车,我帮你做饭、打扫卫生。这个看似原始的做法,启发了海德玛丽,让她看到了建立一个不受金钱左右的微型社会圈。来体现人的原始价值的可能性。
受到这条新闻的启发,海德玛丽自己也在她工作的多特蒙德市,建立起了这样一个服务互换圈。她每天忙于收集地址,记录每个圈友能提供的服务。
4年之后,海德玛丽离开了她自己建立的这个互换圈。向她的下一个目标迈进。她决心亲身做一个尝试,那就是过一个真正没有钱的生活。那时她的一儿一女已经长大成人,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她和丈夫也早已分居。海德玛丽毅然决然的退掉了租的房子,把家具和其他所有用不着的东西都送给了别人,只留了一些衣物存放在朋友的家中。
她尝试着建立一个纯私人的服务互换圈。这个互换圈的范围刚开始还只局限在多特蒙德,但是很快就发展到整个德国。
她为别人提供法语辅导课。换取一个手机卡;为商店打扫卫生,换取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帮眼镜店的老板照看家里的猫,换一只眼镜,还时常在圈友出去度假时,帮他们看家和照看家中的宠物,这样她就可以住在圈友的家里。有几个星期的时间不用为住处发愁。有时,她也会重操旧业,为圈友做心理咨询。不过,她始终如一的原则是:绝不接受金钱。
海德玛丽原来只想过上一年没有钱的生活,体验一下在现代社会没有钱能否活得下来。然后再恢复以前的正常生活。她事先并没想到自己会越来越适应这种看起来并不容易的生活。 5年前,一家出版社发现了她,为她出了一本自传,取名为:《福从天降的试验》。
没想到这本书的出版,使得海德玛丽一夜成名。西班牙、荷兰、韩国和日本的出版商纷纷和她联系,要出版她的作品。荣誉和金钱就像是童话中描述的那样从天而降。海德玛丽成了电视座谈节目的常客,频繁地被邀请到各地演讲。不过她依然坚持不接受金钱报酬的原则,但唯独收下了出版社的稿费。
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她笑着说:“我兜里经常揣着1,000块钱一张的大票,我走在街上,就把钱送给不认识的人。后来,我就换成了100欧元面值的钞票,送给一些单身母亲,直到把钱送光。”
海德玛丽甚至想过,是不是应该多挣点钱,好拿去送人,把钱送给需要的人也是一件快乐的事。不过,经过仔细的考虑,她放弃了这个想法:“我想明白了。这没有用,不过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社会上的问题。而且,人也永远不会满足。与其那样,我还不如在体制结构上下功夫。”
海德玛丽渴望寻找到一个不受金钱左右的价值系统,她说:“我的愿望是改变社会。”自传的出版为海德玛丽实现自己的理想带来了机缘,她频频收到各类组织的邀请,请她去参加读书会,与读者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
“我告诉大家,这10年的经历告诉我:这一切是可行的,我们真的有条件这样生活,而且活得很好。”海德玛丽说。她认为10年没有钱的生活让她变得格外富有,她不仅不用为怎么存钱、花钱而耗费精力,从而赢得了时间,也结识了无数重视金钱以外价值的朋友,同时有机会时时刻刻面对自己的内心,这使她能够更好的认识自己。
“人在生活中总是被恐惧心束缚,我把恐惧心看作是我身体里一个活的生命。”她有趣地发现,当她不认为自己和恐惧心是一体的时候,恐惧心就开始离她远去。与此同时,她也学会了调动自身抵御疾病的能力。
几年前,她骑车时摔倒在地,撞到了尾骨,疼得她抬不起身子。但是,她坚持不让路人去叫救护,而是装着好多了的样子,给一个朋友打了电话。这个朋友把她送到了她正在帮别人看着的一个家里。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海德玛丽说:“我在床上躺了3个星期。一点儿也不紧张。现在想起来,还挺骄傲的。我学会了耐心等待,等着疼痛慢慢过去。什么止痛药也没吃。”
在床上躺了3个星期之后,海德玛丽没有经过医生治疗就完全恢复了健康。这使得她更加坚信,生活中没有一定要用钱才能解决的问题。目前,她的第二本书也已经截稿。
她骄傲地说:“我知道,有一股神的力量在引导着我。我一点也不用害怕。我只需要用心去体会人生存的目的,一切都会过得很好。钱也许在哪一天就会彻底消失,人又何必成为钱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