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 最强障碍—心理与生理的终极对决(1 / 1)

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深层心理学最新章节!

这个挑战完全和心理问题形成对立。

大家自然应该能够想到的就是生理问题。

何以说起?

如果说,一个人是由精神和肉体组成,这应是毋容置疑的。

通过深层心理分析,患者确信自己的心理已经完全没有问题和隐患。

所以,再多的心理暗示也难以影响到他。

但是,却有一种暗示,对他来说似乎还没有形成免疫力,那就是——心理问题是有生理基础的。

可以说,这个问题不解决,所有的心理分析几乎都是白费。

这种暗示常见于科学家或者生理医生,又或者是一本科普读物……

他们通过对大脑的研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把心理学严格加以生理化;习惯于把心理问题还原为:生物化学反应、基因问题……严格的科学命题。

所以,连推崇纯心理治疗的心理学泰斗弗洛伊德,都曾被人贬为“江湖郎中”。

现代医学也有力地证明:许多药物确实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是很不幸:鲜有单纯依靠药物彻底治愈心理疾病的例子。

更何况,人们对待药物治疗心理疾病,与药物治疗生理疾病,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

所以,科学界也就不能声称药物的作用有何伟大,否则会与这种偏见形成自相矛盾。

不过,这些为心理学的辩护之词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因为,科学界所推崇的生物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子结构、成份、含量……确实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比抽象的心理分析要有具体形象得多。

心理学家也许会在科学面前相形见拙。

尤其是心理患者,更有可能对科学数据坚信不疑;而对心理分析感觉苍白无力。

但是,只需保持你的耐心;还有仅存地对心理学的一点希望,再深入一点;你也许会惊奇地发现:心理疾病竟跟那些精确的科学数据、结构毫无关系,互为平行线。

原因竟是:心理患者对科学家的过度崇拜和妥协,而对自己本身资质的过度自卑;导致自己无法脱离类似“基因决定一切”的魔咒。

宿命般地认为自己的心理疾病已成定势,无法改变。

就像有位学生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成绩,却总也不见效,为此无比困惑。

大家自然就想到他所采用的方法或者他本人的智力。

到底是哪里不对?是方法不适合?还是智力不高?

却几乎没有人想过,包括他自己,“我到底想不想读书”这个问题。

如果一开始就不想读书,方法的探讨就会变得没有意义。

曾经有一位学生,每次在重要考试前都莫明其妙产生一种悲观心理——我一定会考砸。

准备越充分,越有把握,这种疑虑越强烈。

一般人看来,这种悲观心理是毫无必要、毫无道理的,是不自信的最典型表现。

但从深层心理来看,这种心理却是十分合理的。

那是他的潜意识在“反抗”考试——为什么一定要迎合老师和别人的评价,考个好成绩?

从后来的分析中,确实找到了答案——在遥远的过去,在一次偶然意外的事件中,他对老师产生了微妙的妥协,才导致了以后一系列复杂的心理疾病。

对考试的疑虑,只是在恢复那时健康的、不妥协的自我。

我几乎可以肯定:只要是自我真正坚持的东西,而非妥协的产物,就一定会自信并取得成功。

但现实生活中有太多人因为几次重大挫折而认为自己在别的方面也一定会失败,导致悲观绝望。

这是因为在前面和后面将会详述的“人格融合”——本人和向其妥协的那个人的人格融合。

如果因迎合他而追求的目标失败,就可能会导致自我的理想和创造力也跟着失败。

所以,不要小视生活中那些自然而然、发自内心的小成功——那才是自我的真实表现。

把这些小成功串联起来,远比为迎合他人,侥幸得来的几次大成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又如在二战期间,曾经有人建议美国总统罗斯福,说他如果不生产核弹,就像当年拿破仑不相信钢铁做的船能够浮在海上一般,错失胜利的战机。

罗斯福说:“可是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并不想做拿破仑。”

可见,一个人是否保持自我,就能从此例中看出:

不管轮船和核弹的科学研究有何伟大。

但如果罗斯福的自我并非关注这些,这些科学在他面前就毫无意义。

也曾有人质疑:“你不关注不代表这些科学不存在。”

“可是,我说过要否认它的存在吗?仅仅是不关注而已。就像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健康,难道一定要以他是不是学过医科为前提吗?”

既然一个人渴望恢复心理健康,就可以确定他的先天条件是没有问题的.

这种本能直觉比遗传学更有意义.

这需要一个复杂的解构过程,将在后述中阐明。

到时候大家会惊讶地发现:恐惧生理有缺陷,不过是对理科老师的过度妥协导致的.

这样看来:心理问题仍然是心理问题,而并没有完全还原为机械地“生物化学反应”;也就仍然是前面所述的,对偶然过度崇拜的心理问题。

由些可见,最后的问题还是回归到“偶像”上来。

明白了这一点,患者就自然不会过分向“偶像”妥协,也就不会受他们的暗示,害怕自己心理的病是由严格地生理缺陷决定,不可改变。

但患者一般会在细微之处,有失偏颇。

他们总是忘了,不向“偶像”妥协,该怎么办?

往往选择另一个极端——抛弃“偶像”。

但这样会导致他们失去心中爱的动力,失去了快乐的源泉,从而成为抑郁的基础。

就像他们刚患心理疾病时,会认为生理医生是如此的无力.

以往身体上的小毛病都可以成功地医治好,但现在遇到了心理疾病,似乎再也没有任何希望了.

可见“偶像”的作用是如此重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