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 思路(1 / 1)

孤岛喋血 乌鸦与麻雀 1137 字 8个月前

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孤岛喋血最新章节!

作坊里,几个技师和蒲素正聚拢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

装备制造最大的麻烦是标准统一。完全工业自动化当然可以轻松实现这一点,只是这边最多也只能算是半手工,甚至手工部分的占比很大。

后面蒲素拆卸了那把“保加利亚雨伞”,并且重新顺利地组装了起来。

不锈钢中空伞骨完全是技师手工配合机器钻挖出来的,而镶嵌在里面的机扩和卡簧则完全都是手工制作了。

尤其是那些精密部件,技师是戴着夹鼻放大镜操作完成的。

难度最大的部分就是固定针头。他们最终选用的针头直径不过1毫米,如果采用再粗一点的比如14号针头,在刺入时对方会有明显痛感。

公爵说那两个技师为了讨论到底用哪一种针头更合适,甚至在自己身上做了测试……

如此纤细的针头需要固定绝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这把雨伞的设计核心就是为了最后刺入这一下,如果针头固定不牢,之前所有的工作都是徒劳。

所以其实雨伞的主体部分早都完工了,仅仅是攻克针头固定这个难题才拖到了今天。

蒲素当场试验了几次,针头弹出后刺入木质桌腿,手里能感觉到明显的刺入和拔出感。他已经想好了最合适的一个实验对象——关在大宅里的褚明义。

既然来了,蒲素索性变本加厉提出了枪械改造。

学长那把手枪被改成自动冲锋枪的思路在他看来就很不错,只是他那里需要的时候不多。如果手枪解决不了问题,那就干脆用冲锋枪来解决就好了。

学长有需要是因为他的身份。作为总巡长官,总不能成天背着一把冲锋枪进进出出。而需要“索菲亚小队”出场的情况,基本不存在这方面的顾忌。

只要两把狙击枪就足以达到远程射杀和火力压制的战术要求。

所以现在这些技师围在一起讨论的是蒲素提出的狙击步枪的改装。狙击枪的改装看起来简单,似乎仅仅是简单地加大射程和口径,再加装一个光学瞄准器以及收纳拆卸就可以。

其实里面涉及的机械原理非常复杂。枪膛要宽大,枪管得细长,准镜还要靠后安装,更重要的是枪体密封性必须要好。

所以还是要多找几只莫辛纳甘步枪,从中选出精度和密封性最好的两把送过来。然后重新改造,包括膛线部分。而光学瞄准这里也没办法,只能想办法去弄现成的。

蒲素的要求是起码在一千米以外,出膛的子弹动能足以精确击杀目标。

不算他自己,阿廖沙那边就有好几名射击好手。原本在西伯利亚就是猎户子弟,在沙俄军队也一直是狙击手里的佼佼者。

他了解狙击手在实战中的恐怖,所以对狙击枪的改装尤其上心。

不管是城市巷战还是旷野,假如一个狙击手提前占据了有利地形,只要战友提供足够的掩护,在没有重炮覆盖轰炸的情况下,理论上两三个子弹充足的狙击手就足以把对方压制到团灭。

他和上级汇报了即将开展特战的想法,而上级也给与了他充分的发挥余地。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进行。

这样的行动设计,远程狙击可以发挥最大的功效。

在目标人物有着层层防卫的情况下,近战渗透不进去,而且袭杀得手后撤离风险也相当大。这时采取远距离射杀就是最为稳妥的刺杀方式了。

一千米左右的射程,在上海这个拥挤的城市,通常已经跨越了两三个路口。枪手在隐蔽的制高点击发以后,有足够时间从容撤离现场。

与此同时这种刺杀方式防不胜防。什么时候行动,行动目标选择谁?对方完全无从掌握,更无从防范。猝不及防一枪毙命,连射击位置都没人能发现的了。

击杀目标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想制造的就是这种气氛。让那些侵略者和汉奸人人自危,心惊胆战。

除非每次头面敏感人物出行都沿路清街,尤其是高楼。先不说这么做耗费的人力巨大,是不是可行。就算真做了也必定会激起民怨,长期以往绝不是他们能承受的。

蒲素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别说他一个人,就是一百个一千个也左右不了战局。只是他也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明白怎么做才能制造最大的杀伤和恐慌。

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消耗对方。充分利用敌明我暗的优势,运用城市游击战术开展小规模特战。

他要把“索菲亚冲锋队”里的每一名队员都打造成真正的精兵,以一打十的那种。然后用以老带新的方式,继续培训其他人员,组建新的小队。

目前“索菲亚冲锋队”编制为满员十人。他的规划就是三名队友为一个行动小组,一个小队三个小组,外加一个队长。

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三三制是最为合理的编制。小组内三名队友是犄角型小组队形,相互之间配合掩护。整个小队集体行动同样是三角队形,尖头为斥候,后两组为掩护。

所以他还让公爵这边制造一些纸筒烟雾弹。烟雾弹太简单了,公爵甚至都不怎么想做。三份硝石两份糖,只要知道配比和原料,小孩子都能做的出来。

明天这里还要去两个技师到他那边,可能还要在他那里住几天。他需要在墙面上设置机关,以后发报的那个地方也要做个隐蔽暗室藏匿电台。

有这些俄罗斯技术精湛的工匠支持,他真的觉得自己非常幸运。

整个边区也没有几个他们这样的能工巧匠,本质上国家之前一直都是农业社会,而读书人动手能力又极差。

而且物资极度匮乏,边区兵工厂里也只能生产一些土地雷和土炮。往往损坏的枪支也因为缺少零部件都很难修复。

时间不早了,在这里他感觉非常愉快。蒲素实在不想走,真的不舍得走。

本身他就是个喜欢机械和工程的人,如果不是国家命运多舛,民族遭受蹂躏,他原本会是个出色的机械工程设计师。

蒲素很想留在这里和这些可敬的人多待一会,只不过这是学长在上海的最后一夜。说好了明天上午再过来之后他才恋恋不舍的走了。

走的时候他带上了所有做好的成品,包括那把“保加利亚雨伞”。公爵已经答应了,马上就会着手制作第二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