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第347章 民团初动(1 / 1)

山河血 无语的命运 1632 字 11个月前

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山河血最新章节!

雪,纷纷扬扬雪下了下来,进入腊月之后的几场雪,使得北方早就是一片北国之色,相比于往年,今年的邯郸的街头似乎和往年不甚一样,这冬雪中似乎少了许多乞食的乞丐,这倒是得益于专员公署在几个月弄的那个救济所。

救济所是在城内那座垮塌的土地庙旧址个新建的一栋两屋高的房屋,不过沿街的房子被租了出去,进内堂便一座不大不小可以容纳三百人的救济所,乞丐、难民可以在这里吃上一顿热饭,尽管只是稀粥,晚上在此睡上一夜,不过,即便如此也活命无数。

搪瓷碗盛着稀粥,粥是小米粥,这粥里定是立不起筷子,但是在李敢看看,这粥却与过去他家里烧得粥差不多,坐在餐桌前,一边用汤匙喝着粥,他一边打量着这间救济所,走南闯北的这么些年,他还是第一次进入这样的救济所。

乞丐,李敢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乞丐,准确的来说,是作为乞丐来采访,他是一名记者,这邯彰专区与其它地方不同,外地记者于此采访需要同宣传科联络,否则便有可能被当成间谍加以逮捕,他们的理由非常简单“国难当头,加强保密”,对于,大多数记者都表示能够理解,但在李敢看来,这无疑限制了采访的自由,许多关于专区的新闻报道,无疑太具宣传性。

所以李敢才会从淇县下车,然后一路私下采访,不过,就在两个星期前,他在一家客栈不仅丢了行李,而且还丢了钱包,因为采访还未完成,而且在他看来,这趟采访还挖出了不少消息,比如专员公署创办的合作社低价倾销,挤兑商家,再比如在三七五减租时,委员会偏向于农民等等,可以说,在邯彰专区风光的一面之外,还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

为了尽可能挖掘另一面的新闻,在丢了钱包和行李之后,李敢仍然没有放弃,他一路坚持了下来,初时他还能典当衣服糊口,可现在,他却只能像乞丐一样,寄居于救济所,喝着稀粥维生。

不过现在,对于专区,他却产生了另一种感观——也许这里的一切都还不错!

喝着小米粥,想到这一路的见闻,李敢在心里嘀咕着,至少这里不是国内其它地方可比的,甚至广西那个“模范省”亦无法与之相比,

相比于广西,或许广西可以称为中国的“斯巴达省”,但也就只是如此了,而在这里,除去进入专区,可以听到阵阵操练声,如军营一般,更为重要的是,可以看到建设,专区的大规模建设从未停止,整个专区并不仅仅只是像广西那般,只是一座大军营,而是一座大工地。

就在李敢心有所思的时候,只见邯郸慈善会的一名工作人员走出来,站在食堂里大声喊着。

“诸位,诸位,如果明天大家去城外参加水渠劳动的话,中午工地管饭……”

汽车在颠簸的道路上行驶着,管明棠看了一下手表,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窗外的景色此刻也起了变化,开始出现草房、大片大片长着茅草的荒地。天空的颜色也更加灰暗,寒冷的空气通过缝隙挤进车窗。

进入腊月天,随着专区民团司令部的一声令下,十二县数十万团兵开始在各县兴修水利工程,在过去的几天间,作为民团司令的管明棠,一直在各县视察着着水利工程的进展。

“这是咱们第一次动员如此之多的团兵,以后每年冬闲的时候,都可以动员团兵兴修水利工程,这样,即可以解决来年庄稼的水利灌溉,还可以考验咱们的动员速度……”

坐在汽车上,管明棠向身边的王庚解释着兴修水利工程的用意,在后世的中国“上河工”是一个极富时代特色的名词,而在这个时代,通过大规模动员民团,而且还是一支初建的民团,参于专区各地水利工程兴建还是第一次,不过显然不能像另一个时空中那样,上河工自备粮食,公署提供了数十万人的口粮。

“嗯,从人员集结,到人员调配,还有后勤保障,司令部上下足足忙活了半个月才制定了方案,而且还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到明年,应该不会向今年这么仓促!”

王庚点头应声道,现在他已不在商学院任职,而是改入民团司令部,作为民团参谋长,从民团组建至今,他几乎没有那天轻闲过,从初时的组建,到先前的动员,以及现在后勤保障。

“民团没有经历过战争,而上河工,对于邯彰民团来说,就是一场战争,一场考验!”

在管明棠说话的时候,那些上河工的团兵在河堤上列成两队,看着车队缓缓驶过。他们穿着统一的灰布军装,黑布裤,在队伍间,还有许多面国旗,而国旗与旗杆间的白布条上则书写着“**县民团**团”的字样,不过这些团兵丝毫没有欢迎的意思,他们只是打量着车队,打量着车上的人,表情严肃。他们看的时候,车上的人也在看他们。

望着这些面色黝黑的团兵,管明棠不禁有些得意,在过去的两个多月中,自己几乎是从无到有的一点点的建立一个完整的政府体系,一个覆盖乡村基层的政府组织,而在只需要一个星期,就可以动员近40万人,也就是民团总量的一半,参与到这场“战争”之中,此刻,在上河工的团兵们直勾勾的视线中,管明棠所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踏实?

这种踏实正是这种动员速度带来的,而且与新一军那支没有直接“隶属”关系的部队不同,这支民团却是自己的“直属”武装。

“受庆,在19世纪时,普鲁士正是靠着参谋部的效率和快速动员,压垮了他们的对手,我们……”

目光投向车窗外的数十万团兵,上河工的团穿得都很单薄,他们的身上虽上穿着灰布军装,但肩上都系着防磨的肩搭,还有许多人甚至在这寒冬中还光着脊背。他们中青壮年居多,手里握着铁锹、扁担,一言不发。在他们的身后是已经挖掘成形的河床,既宽又深,只是还没有引水。到处都是灰黄色的新鲜的泥土。散射的夕照使景物变得异常明亮,把眼前的一切,包括伫立不动的民工在内都铸成了一个整体。

“将来也可以依靠我们的动员,压垮我们的敌人!”

在管明棠不无得意的道出这句话时,王庚则把眉头微微一皱,作为民团参谋长,一面构建着民团参谋部一面完善着民团制度的他,对邯彰民团可谓是极为了解。

“司令,”

与他人称呼管明棠为“专员”不同,在这里王庚用的是民团内部的称谓。

“现在民团固然已经初步建立,可是民团的实际情况并不乐观,不考虑训练等情况,现在民团所使用的武器,大都为缴获自枪会的武器,其中步机枪等制式武器不过36541件……”

尽管收缴枪会的枪支多达十万件,但其中大多数为前装火枪或者土枪,而制式武器不过只有三分之一,且口径繁杂,武器,一直都是限制民团战斗力最大因素。

“……平均每25人一支长短枪,一般训练固然可用木枪代替,实弹射击训练可采用轮训的方式,但如果大规模动员的话,仅依靠这不足四万件轻步兵武器,且不说其质量、性能,单就其数量亦无法满足数十万民团之需,长官,如果您想实现那个目标的话,至少需要将民团的武器配齐,实际基干团兵的武器配给……”

在王庚说道着民团的武器时,车队从临时搭就的木板上通过。随后,水利工地就被抛在了身后,汽车次驶上一条颠簸不已的乡间土路。

“武器……”

王庚的话让先前得意不已的管明棠脸色微变,整个人随之沉默了下来,民团没有武器,这是现实问题,以至于现在民团大都是使用大刀、红缨枪作为武器,配枪的也就是几万“基干团兵”,尽管在民团构建编组上,自己借鉴了后世的一些民兵经验,但实际上,现在的邯彰民团,即便是那十二个基干民团师,亦无法同后世的民兵相比,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武器不足,别说机枪、迫击炮、高射机枪之类的重武器,即便是步枪的数量都极为有限。

此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车窗外的景物依然依稀可辨。没有灯光,这是星辉映照的结果。当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时候,由于土路狭窄,根本看不见路基,在那剧烈的颠簸起伏中,管明棠吩咐驾驶员停下汽车。

车队停了下来,一个披着件灰色的军款呢绒大衣,管明棠下了车,便站在满是积雪的路边,望着被大雪覆盖的平原,他的眉头紧皱着,动员,建立民团一方面是为了加强乡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专区对乡村基层的控制,而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在未来的那场战争中充分动员力量,而现在,武器,这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却摆在了眼前。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生产?上百万件武器的生产,又岂是现在公司所能承受的,而且还有巨额的支出!

望着那满天的繁星,又一次,管明棠沉默着,只是眉头紧锁望着星斗,一时间却没有了主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