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袁术夺官平准令(1 / 1)

三国:兴汉 红落 1300 字 8个月前

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三国:兴汉最新章节!

南阳郡领26县4邑7侯国,共三十七座城,治宛县。

此刻,郡守的官署之中,新任几月的南阳太守眉头紧锁。

“府君,公文用印都没有任何问题。”

台下的郡丞检查好各种文件,躬身回道。

“呵呵!”

南阳太守冷笑一声,“若是偏远他郡倒也罢了,我这里可是南阳郡。

前些日子朝局动荡,我听闻太傅袁隗都被赶出了雒阳,从梁县过时,梁令闭门不开。

如今局势,天子定要靠着我绞杀太傅,又怎么会忽然行文,把我这个太守撤掉。

而且用作袁隗的从子袁术,这必定是太傅矫诏罢了!”

闻言,堂中官吏多闭口不言。

只有郡丞开口道:“府君,话虽如此,却无实证。

况且新任的南阳太守袁术便在府外,他可是号称路中悍鬼的袁长水,侠士兵马上千。

我们按朝廷的流程交接,还有体面,否则就要背上不尊上令的罪名。

袁术可就地斩杀了府君。

日后便是袁氏事败,天子平反昭雪,可府君一族俱灭,要这平反又有何用?

史书竹帛上的一句美名吗?”

“罢了罢了!”

南阳太守环视众人一眼,自知这帮人已经帮他做了选择。

于是解下腰间的太守银印和青色的绶带,抛在了长案上,随即转身离去。

......

袁术坐在堂前,左右环顾,忍不住仰天大笑:“我早就想尝尝南阳的甘醴,今日晚上设宴,大家不醉不归!”

韩胤皱了皱眉头,道:“府君,既然定下名分,第一件事,当是征辟名士。

第二件事,乃是任用督邮,巡查地方,裁汰那些贪官污吏。

如此才能上对得起国家,下对得起社稷。”

征辟名士,就是拉拢南阳本地的豪强。

督邮巡查,就是裁撤掉南阳郡内不听命令的官员,然后换成自己人。

“饿?”

袁术尴尬的笑了笑,“我晚上设宴,正是要招待名士啊!”

“府君高见!”

......

与此同时,张咨带着数十名随从,正在向荆州刺史部的驻所江陵赶去。

......

见毕岚进来,刘辩头也不抬的说道:“你们都退下去吧!”

“唯!”

原本的貂蝉女官,如今的中宫女骑带着另外两名采女退了出去。

“毕公来的正好,我看到先帝的一些事情,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正要找人讨教!”

刘辩把手中书卷放下,一脸亲切的说道。

经历过生死之后,原本就做事的毕岚,愈发的稳重踏实,当即上前道:“老奴不敢当圣上厚爱,但有所问,无所不言。”

刘辩笑道:“我最近常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大汉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这副模样的。

或者说家父孝灵皇帝,是怎么把大汉弄到亡国的。”

??天子说的这叫什么话?

毕岚一听,当即头皮发麻,跪地稽首,哪里还敢说话。

刘辩无奈,亲自上前扶起毕岚,道:“毕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啊。

我最近特别喜欢历史,希望在历史中去寻找真相和规律。

但是你也知道,这些史书是谁写的,都是那些士大夫写的,这里面的春秋笔法,数不胜数。

若想知道真相,就必须抛开面纱,去寻找字里行间的规律和逻辑。

这实在是一项太过耗神的事情。

所以,我们此刻不是君臣,而是两个朋友。

如士大夫那般,一起风评天下,论论这大汉的沉疴旧疾。

如此,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挽江山于即倒,开万世之中兴啊。”

眼见毕岚依旧是一脸惊恐,刘辩也无语起来,只得改口道:“那,我讨教点具体上面的东西,这总可以了吧。”

“唯,唯,唯!”

毕岚一连声的说道,见天子转身去拿书,连忙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天好热,这秋老虎,怎么还没有结束......

“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先帝的事迹,家父那是聪慧贤明,天资过人。

十三岁就亲政,嗯,比我还早,一干就是二十一年。

而且不但喜欢读书,还喜欢实践和观察,正所谓知行合一,应该是个好皇帝......”

刘辩自顾自的说着,丝毫没有察觉到毕岚刚刚擦干净的额头,又是汗珠如雨。

前世的时候,关于刘宏又很多不堪的传说。

如“裸游馆”、“开裆裤”、“人狗配”之类的,本就是后人野史附会。

正史中可没有任何相关记载,而且出处的那本《拾遗记》,本就是东晋时期王嘉编写的古代中国神话志怪小说集。

只能说为了契合普罗大众的恶趣味,而故意如此。

毕竟对于乡野之民来说,也就这个比较有意思了。

刘辩穿越之后,这种感觉愈发的明显。

他对女人不是没有兴趣,而是身边女人实在太多,想要什么样的都有。

自然也就没了那么多的兴趣。

“不管怎么看,家父都还算是一个不错的人......”

看着兀自滔滔不绝的刘辩,毕岚汗如雨下,腹诽怪不得先帝说你行为轻佻......

然而,他却不敢插嘴,毕竟刘辩现在是天子,而且没有说到具体方略上。

刘辩见毕岚始终哆哆嗦嗦不敢接话,也只能无奈的转口道:“熹平四年(公元175),改平准令为中准令,并以宦官出任中准令,列于内署。”

闻言,毕岚心中咯噔一声。

“然而,我即位之初,中准令便撤销了,相关职权再度回归到平准令。”

眼见小皇帝兴致勃勃的样子,毕岚急忙开口道:“圣上,此举万不可再复旧制啊!”

平准,就是平抑物价的举措。

平准令,管理的就是国内的物价,属于大司农的管理范畴。

刘辩并未理会毕岚的惊恐,而是继续说道。

“以国家的物资和金钱,在物价过低的时候囤积物资。

在物价过高的情况下抛售物资。

从而使物品的价格,主要也就是粮食的价格,处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从出发点上来说,是打击那些囤积居奇的大奸商,保护中小商户和农户、工户。

不至于引发动荡。

但是呢,如果执行者和商贾勾搭,利用社稷的资本,来中饱私囊,这其中的利益,不是亿万可以描述的。”

“不过分的呢,就透露一下平准的时间。

比方说什么时候开始收购以提高物价,什么时候抛售压低物价。

这样就足以赚的盆满钵满。

但过分的呢,干脆利用职权,先不去平准,然后在低价时大量囤积,直接待官署收购的时候,高价卖给官署。

或者在再加囤积物资没有抛售完的时候,官署不去抛售平准。”

毕岚双眼瞪大,他还以为天子不知道其中的门门道道。

哪里想到刘辩只看到一些记载,就能想到这些东西。

当初就连孝灵皇帝刘宏那般聪颖的人,都还是数次微服私访,并在宫中兴建集市进行模仿。

如此多次,才摸索出其中窍门。

“最过分的,甚至会先拿官署的物资去平准,然后低买高卖,再归还官署以牟取暴利。

若是实在还不上,干脆一把火把仓署给烧了,也是死无对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