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天生饭碗(1 / 1)

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重生之乘风而起最新章节!

仿膳饭庄位于北海公园里边,离绵堂宅子不远,饭庄位于北海公园琼岛漪澜堂和道宁斋等古建筑群当中,背山面水,游廊环抱,真正让客人享受到“在文物里边吃饭”的感觉。

这里最早是几个御膳房厨工开设的馆子,主打的就是御膳的招牌,传说是首都唯一一家还能够还原出满汉全席的门店。

“经过改开后的重新装修,这里更加的金碧辉煌,现在共计三个庭院,大小餐厅十五间,餐位五百多个。”马爷估计也是常客,给一行蜀都来客介绍。

厅里装饰到处都是以龙凤为主,加上大型的宫灯,明黄色的台布,餐巾,椅子套,仿清宫“万寿无疆”字样的瓷器,在江武等人眼里就是开了眼界,然而在周至眼里,却是反而把地方弄俗了。

“漪澜堂乃是仙山琼阁,离岸行宫,乾隆皇帝赐宴文臣方才安排在这里,”周至笑道:“为什么安排在这里?就是为了‘去宫廷化’。”

“乾隆的本意,应该是希望到这里能够恢复文人优雅的格调,同自己的臣子在湖光满目,丝竹盈耳的席间,谈论书画文学,诗词唱和,不大可能是现在这样。”

“说得有道理,现在的仿膳,是把宫里边的一套搬到宫外边儿来哄游客呢。”马爷说道:“乾隆雍正,其实都有田园情结,经常命画师把自己画在山水田园当中,自己就是画里边一个汉人书生。”

“那份心态,却和仿膳这般布置的做派,刚好来了个颠倒。”

“这就是钱老《围城》里所说的,里边的人想出来,外边的人想进去。”刘正匀笑道:“佛家八大苦,其中有一项就是‘求不得’!”

“也别说笑太过了列位。”江武笑道:“我听说这里以前都不对外的,对我们来说,就是曾经的‘求不得’。”

“而到了今天,来这里吃一顿,依旧也是很多人的‘求不得’。”

“江老弟明天有没有什么安排?”冯仓问道:“费总,海通的拍卖会是什么时候啊?”

“后天。”费观说道:“本来计划是明天去拜会一下海通的林总的。”

“我的安排已经完事儿了。”江武笑道:“就是来拜会冯哥和潘老弟的,剩下的就是跟着肘子和费总看热闹。”

“还要去学校看看。”周至说道:“义兄马上要到首都外国语学院读英文系,那里我们也得去转转。”

“首外?好像老贾是在首外吧?”冯仓问道。

“他是德文系。”王烁说道:“成天捧着哲学原著装大尾巴狼呢。”

“不用劳动老师教授们。”周至给吓得连连摆手,这些人人脉也太广了,不管你在京城里想要干啥都能找到门路找到人:“就是去提前熟悉熟悉环境而已。”

“大约就是这些事儿?”马爷问道:“那就简单了,这几天我来安排!”

御膳对于周至来说,其实不如后世经常接触的淮扬菜,甚至粤菜。

除了用料高档一些,甚至不如后世家常的川菜。

不过后世经常在宴席上吃到的一品官燕,这一世,却是在这里第一次吃到。

除此之外,还有燕尾桃花虾,一品豆腐,海红鱼翅,都非常的不错。

还有人参煲海参,鹿茸炖鲍唇,吃得已婚的几个大老爷们儿眉开眼笑,周至小童子鸡战战兢兢。

据说西太后最喜欢的豌豆黄和小窝头周至也是敬谢无感,倒是各式颇具少数民族特色的烤肉,让周至感到些许惊喜。

其实这里头很多菜并不适合暑假进补,甚至暑假就特么不是该进补的时节!

不过架不住俞斌又热情又外行,这一顿真是让周至吃了个琳琅满目肚里空空。

乔老爷也是傻大胆,见周至对人参煲海参和鹿茸炖鲍唇只是浅尝,干脆端过去帮义弟消耗了。

从北海出来也不用安排住宿了,俞斌很上道,说绵堂宅那边已经收拾出来了,西厢三间大房可以住了。

有这机会当然不能错过,里边好些马爷的玩意儿都是京师地面上淘得的精品,周至一下午就感觉没看够。

正好了。

虽然说“灯下不看玉”,但那也只是针对的买卖,两人就在屋子里聊天,聊瓷器,基本上聊到什么瓷器马爷就说你等等,然后出屋去不一会儿抱着一件儿东西回来:“肘子来看看这个!”

马爷收藏的底子基本在现在已经打下。

宋代五大名窑,周至到现在还没有收到钧窑的物件儿。

马爷同样没有收到,但是他这里有一件四扇挂屏,每屏上头又十块镶嵌的宋钧瓷残片,共计四十片。

哪怕是残片,八二年的时候也花了马爷一千六百块,只比冯仓入手的雍正画桌便宜一半,相当于一个工人五年的工资。

元瓷之紫聚成物形,宋钧之紫弥漫全体,“家财万贯不如钧窑一片”,指得就是带紫的钧窑。

普通不带红的钧窑,哪怕是金黄边天蓝釉的,价值也会大减,有另外一句话来形容就是“钧不挂红,一世受穷”。

完整器里边,马维度这里有俩盘子,两枚盘子更像是青瓷釉的底子印上了树叶纹路的样子,这就叫“聚成物形”,钧窑瓷器中,金元时期的典型的特征。

离通体弥漫天蓝加丁香紫,玫瑰紫,葡萄紫那种,如朝晖夕阴一般美丽的宋代钧窑瓷器差了不是一星半点,但是毕竟都带紫,虽然没有弥散和过度,更像是“紫斑”,却已经了不得了。

这样的机会非常难得,在马爷的倾囊相授下,周至对这自己唯一还没有拥有的宋代名瓷瓷种进行了长足的研究,对于蚯蚓走泥纹,护胎釉,垂积釉,米黄边,酱色边,光亮,气泡,乳浊,甚至胎和釉的手感,都有了长足的认识,可谓一日千里,从理论到实践,从入门到精通。

学问就是这样,有时候讲积累,有时候讲机缘,有时候讲灵感,有时候讲突破。

对于宋瓷周至已经研究得很深了,对于同时期宋代各处著名的窑口,可以说除了故宫那种集齐了五大名窑器物和它们各代仿品的地方,民间能够在学养和眼界上超过他的人,其实已经不多了。

哪怕是钧窑,虽然没有亲自上手过,但是从理论研究到高清大图,周至也基本成竹在胸,今晚其实只是抖开窗户纸的那一下。

而最开心的却是马爷,认为周至天生就该是吃自己这碗饭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