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十七章 欲擒故纵(1 / 1)

国潮1980 镶黄旗 2220 字 7个月前

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国潮1980最新章节!

说到宁卫民这边给予阿霞的回报,同样也大大出乎了阿霞的预料。

从6月20日周五到6月22日周日,这覆盖了周末的三天,原本有两天是银座俱乐部最清淡的日子。

可阿霞万万没有想到,宁卫民竟然把这几天变成了赤霞俱乐部生意最好的日子。

因为宁卫民几乎天天都带着七八个大和观光的商业伙伴,光顾赤霞俱乐部,一聊就聊到打烊。

而且这些人明显有求于宁卫民,还是他们主动出钱请客。

甚至其中还有一位是大和观光的核心人物——公司地位最显赫的会长本人。

就连阿霞通过原先斯纳库妈妈桑认识的目黑区分社高桥社长,在其面前都沦为了点头哈腰的小人物。

所以这伙人花起钱来,当然是格外的大方。

每天都是小菜全要,除了要开几瓶二十几万的香槟,还得外加两瓶高级的干邑或是威士忌,

这样一来,一晚上他们就能消费两百万円左右。

除此之外,就连伺候他们这伙儿人喝酒的陪酒女,每人还能拿到五万円的小费。

就这招待费花得,可真是一桌顶四桌啊。

尤其这些豪客还都是宁卫民给阿霞打包送上门的,和其他陪酒女郎没太大关系。

所以哪怕这些客人在店里开了再昂贵的酒,负责陪客的陪酒女郎也是没有BOTTLE奖金的。

这也就是说,宁卫民这三天足足给阿霞送来了四五百万円的利润,一下子就让她的赤霞俱乐部本月业绩成功翻越过盈利线了。

所以阿霞是既高兴又惭愧啊。

她即便能预计到宁卫民肯定多少会给她些帮助,也没想到会立竿见影,立马就给自己送来这样利润丰厚的高端客人。

实话实说,赤霞俱乐部的陪酒女郎们,每天想尽办法给银座坛宫揽客。

可这么多人努力出的成绩,居然和宁卫民一个人给赤霞俱乐部带来的客人,所创造的利润相差无几,这让人情何以堪啊。

再加上宁卫民可不会要求什么奖金分成。

这两相一对比,无法做出对等回报的阿霞,明显又占了个大便宜。

但未免也让她有些太不好意思了。

说白了,现在在阿霞的心里,宁卫民才是货真价实的“揽客王者”。

她心知肚明宁卫民的人脉已经和普通人大不一样了。

人家的未来已经注定不是自己这样的人能追赶上的了。

她唯一能做的,只能带着复杂的心情默默仰视对方。

暗暗盼着宁卫民的步子可千万别迈得太快,把自己甩下太远,好多沾沾宁卫民的光呢。

是的,其实所谓人脉,并不是简单的和旁人建立联系,本质上还是旗鼓相当的利益互换。

而所谓的社交,那不过是在寻找可以交换利益,值得信任的对象罢了。

说白了,一个人能认识多少人其实没有用,关键还在于他有多少可以拿出来交换的东西。

归根结底,也只有你能帮到的人,才是你自己的人脉。

所以哪儿有什么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像阿霞的这份福气,完全就是因为她对宁卫民有用才得来的。

能力和才干——这两个关键因素,才是人脉的根源。

什么艰苦奋斗往上爬,什么一步步走向上流社会啊。

不外乎就是超值互换,让自己获益逐渐增多的一个过程。

实际上,就连宁卫民自己的好运气也是这么得来的,他同样也要遵循这个原理。

像大和观光的会长之所以亲自跑到东京来见宁卫民,突如其来地跪舔。

并且非要与他开展全面合作不可,那可不是无缘无故的“爱”。

只是因为他突然间知道了宁卫民的手里拥有一样“旅行神器”——拉杆旅行箱。

这件事说来挺有意思的,很有点戏剧性。

要知道,日本社会每年一进入6月份就属于年中在即了。

各大企业都需要开始准备财务报表,各企业的年中奖也将会在7月份集中下发。

对于这种日本整体社会都在默默遵循的规律,总部位于京都的大和观光,自然也不会例外。

然而东京这边各个分社把上半年的业绩报道汇总到大和观光总部后,总部这边却迅速察觉到了不对劲。

不为别的,去年下半年的最后一个季度,东京那边这八个分社的业绩就出奇的好。

他们的鹤立鸡群当时就已经体现在财务报表里。

只不过总部这边当时仅仅把这件事简单理解为日元升值的影响。

他们想的是,东京作为日本最大的都市,市场需求当然也最大,最先表现出景气的一面没什么奇怪的,就这么忽略掉了。

结果万万没想到这半年来,东京这八家分社的业绩居然更加璀璨亮眼。

他们的业绩居然平均增长了百分之二百,简直一骑绝尘。

而这如同井喷一样的业绩大爆发,完全把其他分社甩在了身后。

其中目黑区分社更是独领风骚,居然业绩增长接近百分之三百。

虽说大行情确实不错,整个行业都很兴旺,可他们的成绩委实也太出挑了,宛如奇迹。

别忘了,东京还有其他几家分社呢,根本没有一家能像他们一样实现如此的业绩增长。

那几家业绩最好的也仅仅只增长了五六成啊。

而且京都、大阪、横滨这三大城市的分社大部分还不如东京那几家被拉下的分社,普遍只有三四成的业绩增长。

尤其吓人的是,这八家位于东京远超同期其他分社水平的旅行社,他们的业绩加起来已经是横滨所有分社的总和的两倍了。

这就叫,“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所以这令人匪夷所思的情况,怎么可能不引起大和观光总部的重视?

不用说,这件事一直报到了总裁办公室,大和观光的会长寺町昌隆无比震惊。

为了搞清楚其中的原因,立刻派专人奔赴东京调查,并且以目黑区的分社为重点调查目标。

而后很快,总部这边就接到了调查人员打来的电话,了解到了基本情况。

其实这八家东京旅行分社的业绩超增长的原因,根本没有多么复杂。

说破了,就如同揭穿了一个魔术的老底。

真正的答案,不过是因为东京这几家分社都和宁卫民达成了拉杆旅行箱的合作罢了。

尤其目黑区分社的高桥社长,因为是跟宁卫民合作最密切的一家分社,帮过宁卫民不少忙。

那自然宁卫民供货优先满足他,他的业绩也就最好。

当然了,原因是很简单,可听着还会感觉有点荒诞吧?

怎么就因为一样东西,旅行社的业绩就能暴增呢?

可实际上一点也不。

不为别的,就因为拉杆旅行箱这东西实在是太好用了。

不但最大程度满足了旅客对于长途携带行李的方便需要,而且这东西还很漂亮。

只要是旅客,或者从事相关行业有实际需要的人,谁看见谁喜欢啊。

这在当今时代,委实是一种自带传播属性,靠产品自身就能增大流量的时髦产品。

再加上旅行社这一行业又是最适合展示这种商品的平台。

无论旅行社的导游带团出行,还是出入机场、酒店、免税店,这玩意简直是太吸引眼球了。

还别看宁卫民只是一直琢磨着要不要雇人假扮旅客带着拉杆旅行箱去招揽生意,迟迟没有把这个想法付之于行动。

但实际上,这个主意其实早已经被东京八家大和观光分社证明了是成功的,可行的。

干脆这么说吧,见到这个拉杆旅行箱的十个人里,起码会有三个人主动想要询问去哪儿能买到。

而等到这些人回头再到大和观光买拉杆旅行箱,自然也就留下了个人信息,成了大和观光的潜在客户。

尤其是一旦使用过后体验会更好,这些买下拉杆箱的人不但会对大和观光建立起信任感,还会不自觉跟认识的人炫耀,主动帮忙做推广。

这么一来,这东京的八家分社招揽顾客、增进业务,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啊。

甚至他们还发现这东西对西方人来说,吸引力比对日本人还强大。

大和观光这八家分社居然还因为出国游的过程里拉杆旅行箱的展示,开始接洽越来越多的海外客户呢。

那么可想而知,这八家分社的业绩又怎么可能不迅猛增长?

于是了解到这样的内情,大和观光的会长寺町昌隆当然就坐不住了,甚至激动得想要跳脚。

他忽然发现有一份天大的好机会摆在自己面前,或许有可能帮他把麾下的旅行社变成大型公司。

不管那拉杆旅行箱到底是不是真有听来的那么好。

反正东京八家分社,靠着这玩意达成了这样的业绩总是真的吧?

才半年时间,这八家分社就足足为大和观光多赚了十五个亿。

那要是大和观光麾下遍布日本的四十六家分社一起靠这玩意拉业务,那业绩又能增长多少?

至少一年一百多个亿円!

也许弄好了能有二百亿!

所以在寺町昌隆的眼里,东京的这帮下属个个都没脑子,全都是猪!

他们怎么就这么自私,这么愚蠢呢!

居然眼睛里只有他们各自分社的那点好处,就没有一个人能有点大局观,通盘看待这件事的。

这种可遇不可求的大好事,要是万一被别的旅行社知道了这件事又该怎么办?

如果别人提出更好的条件,那个大刀商社还愿意不愿意和大和观光保持合作,恐怕就是另一回事了。

到时可怎么好?

哎呀,就没有一个人值得好好栽培一下的。

尤其是那个目黑区分社的高桥,真的是个天大的白痴!

看来老子十年之后是别想好好退休了。

这帮家伙就没有一个人能委以重任,接替自己的。

就这样,这位大和观光的会长、社长一肩挑儿的大老板,越想就越焦虑。

急不可耐地让秘书给自己定了火车票,火速从京都赶到了东京。

来了之后,先迫不及待的看了拉杆旅行箱的实物。

然后就恨不得把那八家分社的社长召集在一起予以人道毁灭。

但毕竟大事为重,会长大人最终还是强忍愤怒,没有破口大骂。

只不痛不痒发了几句牢骚,就让几个分社社长紧急联系了宁卫民。

然后迫不及待要求见面商谈全面合作的大事。

或许是见面后看宁卫民年轻有点轻敌了吧,这位年过五十的会长多少有点沉不住气了,

一不留神就把自己的底牌基本都透露出来,直接提出想要作为大刀商社推销拉杆旅行箱的唯一在日渠道,还想和宁卫民签署至少五年的排他性合同。

而后,他的大和观光就会在全日本范畴,甚至海外,全力帮助大刀商社向自己的新老顾客推销拉杆旅行箱。

可宁卫民多精明的一个人啊。

两辈子成就了他一颗玲珑心,少说也有七十二个心眼儿,九十六个转轴儿。

这样的好事莫名其妙落在自己头上,他虽感意外,却很沉得住气。

通过察言观色和逻辑分析,很快就弄清楚了自己的处境。

哈哈,合着这就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啊!

我的拉杆旅行箱太牛了,这都把大和观光的大老板给钓上来了。

那行了,俗话说上赶着不是买卖啊,这主动权不就到咱手里了吗。

虽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那宁卫民也得拿拿糖,想法多捞点好处才是呀。

所以他随后就诸多推诿,尽量平淡地解释说自己并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他宣称目前他的大刀商社之所以仅限于和大和观光东京的八家分社合作,没有再开放更多的销售渠道。

主要目的是想看看精准投放的市场反应和顾客满意程度,以便为后续改良新产品收集数据和反馈信息。

其实对于销量和利润倒不是很在乎。

而且这几家分社都在一个城市,物流运输也比较好办。

真要是给全国的大和观光分社供货,他还没有这个能力,也不想承担这么大的物流开销。

另外,由于授权给他的三家拉杆旅行箱品牌目前正在法国、港城和华夏内地建厂,同时今年还要参加世界各地举办的知名展览会。

那么长久来看,一旦产量扩大,产能释放,宣传到位,那肯定随之而来就是多渠道销售。

他要签了这样的合同,等于把自己的手脚就给束缚住了。

而且到时候货量一大,光凭大和观光这么单一的渠道肯定消化不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