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八章 参半(1 / 1)

大明新命记 哼哈大王 1697 字 4个月前

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大明新命记最新章节!

说到朝廷已经下旨,诏罢各镇内臣,方光琛见杨振听说这个消息后果然眼睛一亮,当下笑着说道:

“光琛知道都督关心此事,是以在山海关遇到了前来传旨的钦差之后,即着人留意记录了钦差对高总监宣读的旨意。”

方光琛一边说着一边从怀中取出一摞纸张来,从中抽出了一张折叠的信纸,朝杨振递了过来。

杨振接过信纸,就着张得贵闻言举过来的灯烛展开,一行行清晰的蝇头小楷立刻映入眼帘,只见上面写着:

“各镇内员,察饬已久。兵马、钱粮、器械等项,稍有改观,但战守防援,事权未能尽一。今准科道所请,将总监、分守等内臣,俱撤回京另用,各镇凡边务一切钱粮、兵马、边防、剿御等事,着督、府、镇、道一意肩承。”

看见纸上写的这些文字,杨振一时间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叹气了。

如果是当初刚到松山出任总兵的时候,崇祯皇帝下了这样的决心,杨振当然会感到高兴。

但是现在,时过境迁,不仅高起潜没能害得了他,而且从京师前往松山出任监视中官的杨朝进,也并没有如同其他的太监那样对军事作战乱干预瞎指挥,也没有对自己形成什么真正的掣肘。

而今他在金海镇威信已经树立起来,就算崇祯皇帝再派一个监视中官过来,也不会对自己起多大的干扰作用。

因此,见到纸上的文字,杨振的心中反倒对崇祯皇帝的轻诺、寡信与善变,有了更多的体会。

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一个规矩定下来以后,不能老是改变,今天这样,明天那样,最终伤害的,其实只有自己的威信。

杨振知道,崇祯十三年诏罢各镇内臣之后,没出两年,崇祯皇帝发现文官们不听话,老骗自己,于是就又改变了主意,又开始重用内臣中官了。

想到这里,杨振摇头苦笑了一下,然后随手把那张纸递给了一边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张得贵,随后张口朝方光琛问道:

“廷献贤弟,辽西呢?辽西各路兵马如今怎么样了,可有什么新的动向?我叫你打听义州城的消息,打听到了吗?”

方光琛闻言,当即笑着回答道:“自然是打听到了,呵呵,兵部分司的衙署,就在山海关内,辽西那边有任何风吹草动,也瞒不过家父的耳目啊!”

方光琛这么一说,杨振和张得贵也都笑了。

杨振之前是真的没有想到,自己率部脱离蓟辽督师府的节制指挥,转归山海关兵部分司节制指挥之后,居然会有这样的好处。

不仅头顶上没有了洪承畴这样霸道难缠的人物,而且对于辽西各路兵马的军情动态,也可以通过兵部分司衙署了如指掌。

“先说义州城的消息吧,与都督当初所料差不多,新任义州总兵吴三桂,二月里已经率了一支关宁军向北移防,进驻了义州城。

“而且,根据山海关兵部分司收到的辽西塘报,这个吴总兵见满鞑子对他进驻义州城无动于衷,胆子也大了起来,如今正在义州城里大兴土木,照着都督你当初在松山城首创的棱堡整修城防呢!”

“是吗?哈哈哈哈,那倒是一件好事了!”

杨振听见方光琛这么说,见祖大寿、吴三桂他们终于按照自己的说法,开始认真经营义州城了,一时心中高兴,又听见他们学自己造棱堡,登时哈哈大笑起来,先前因为谈论关内饥馑瘟疫时的压抑情绪一扫而空。

“还有一个说不上好还是不好的消息,朝廷下了旨意,要求抽调一批辽东兵马入关协助围剿流寇!”

方光琛见自己带回来的消息,果然让杨振极其满意的样子,他自己也颇为自豪,当下又向杨振说出了另外一个消息。

“据说,经过洪督师、高总监和锦义伯的反复商议,锦义伯祖大帅那边决定派出连山堡的祖大乐,亲率三千人马入关南下。

“而连山堡的防务,则交给了洪督师带到关外的人马驻,呵呵,都督你在满鞑子的后方开辟了金海镇这个局面,不仅帮了朝廷的大忙,而且也帮了洪督师他们一个不小的忙啊!”

方光琛话里的意思,杨振听得很清楚,当下呵呵一笑,没有说话。

所谓帮了朝廷的大忙,除去牵制了满鞑子的力量之外,就是给了朝廷抽调祖大寿人马入关助剿,一步步削弱祖大寿力量的机会,

而所谓帮了洪督师一个不小的忙,则是给了洪承畴一个可以将自己的部将安排出去扩大地盘的机会。

想到这一点,杨振遂又笑着问道:“那么,洪督师却是派了哪一员猛将接替祖大乐,入驻了连山城呢?”

“据说是现在的玉田总兵曹变蛟,不过,光琛离开山海关的时候,朝廷的任免旨意,还没有下来。但是无风不起浪,曹变蛟乃是洪督师仰仗已久的干将,既然有这样的风声,那就九成九是他了!”

“哦,是他,呵呵,这个曹总兵,的确是一员虎将,这么看来,洪督师怕是也有意要在辽西,做出一番成就了啊!”

杨振一听说接替祖大乐的人物有可能是曹变蛟这样的猛将,立刻就意识到,洪承畴现在的想法,恐怕已经与以前有所不同了,可能他见自己在金海镇开创了新局,也有意要在辽西奋发有为一番了。

“是啊,小曹总兵的确是一员虎将,叫他驻守连山城,的确比那个不思进取的祖大乐强不少。但是朝廷和洪督师这么做,恐怕又要伤了锦义伯祖大帅的心了。”

方光琛紧接着杨振的话头说了这番话,然后看见杨振若有所思,而张得贵一头雾水,当下呵呵一笑,继续说道:

“若洪督师想要有所作为,辽西兵马不少,没必要非要调小曹总兵出关。若朝廷有意抽调兵马南下助剿,那么小曹总兵在关里流贼面前早已威名赫赫,何不直接叫小曹总兵南下?”

方光琛说完这个话,见杨振和张得贵全都恍然大悟了,紧跟着便摇头苦笑着说道:“京师朝堂之上,总免不了各种勾心斗角,总免不了各种利害算计。

“若是天子与内阁诸公,以及科道言官,能够真正精诚一心,直接让洪督师率其麾下各镇剿匪悍将南下河洛,与杨阁部南北联手,何愁中原湖广流贼不灭?!”

说到这里,方光琛手拿折扇打开来又合上,苦笑着摇头不语了。

而杨振与张得贵听到这里,当下也是叹着气,不说话了。

事实上的确如此,如果以前没有在金海镇打开的局面,那么朝廷从剿匪战场上抽走洪承畴的人马驻防关宁,是为了抵挡满鞑子随时可能发起的攻势,这还说得过去。

但是现在,有了杨振在金海镇打开的局面,辽西已经不需要那么多骄兵悍将驻守了,可以继续保持过去的局面,将辽西继续交给祖大寿来防御,然后将洪承畴及其麾下的各路悍将人马,悉数派回到中原剿匪的战场上去。

如此一来,关内剿匪战场的局面将很快为之一新,不至于最后烂到了不可收拾。

然而,朝廷并没有这样做。

没有这样做,当然是有原因的,而据杨振所能猜到的原因,可能主要有三个。

首先一个,崇祯皇帝与朝堂上的大人物们,很可能认为金海镇坚持不了多久,对于金海镇的存在和作用,仍然持有的是隔岸观火的态度,不相信杨振会成功。

第二个是,崇祯皇帝和朝堂上的大人物们,对于祖大寿及其麾下的辽西兵马,仍然充满了不信任,不相信他们会真心实意地为朝廷出力,不相信他们会在辽西拼死抵抗满鞑子将来可能的进攻。

第三个,有可能是朝堂各位大佬之间的内斗所致,比如杨嗣昌或者陈新甲,他们可能并不希望看到洪承畴继续在剿匪战场上所向披靡,风头盖过他们。

当然了,这些都是杨振自己的猜测,至于真实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他也是无从得知的。

但是不管怎么样,大体了解了辽西的情况之后,杨振还是感到松了一口气。

有了吴三桂率军进驻义州城,那么松锦一带的压力就会立刻减轻,养着留在松山城的以夏成德为首的诸将,在这样的局面下应该能够维持下去。

至于崇祯皇帝先前派到松山城去充任监军的杨朝进,有了罢撤内臣监军的圣旨,应该很快就会离开松山城了。

这个事情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杨振现在也看不清楚。

在原本的历史上,崇祯皇帝罢撤了监军的内臣以后,并没有从此对各路兵马放心,而是很快就派出了文官监军。

比如现在跟杨振关系不错的张若麟,原本历史上就是他取代了高起潜这个太监,到辽西监军,但让他监军的结果却是一个劲儿地催促洪承畴指挥辽西各路军队冒险北上决战,最后全军覆没。

在这一世,这样的局面可能不会出现了,但是崇祯皇帝按照历史上的做法撤去了内臣监军以后,会不会继续像历史上一样听信朝中文官的说法,派出大批文官出来监军,却实在难以预料。

这一切对杨振来说,只能算是喜忧参半的一个状况。

在他自己的谋划之中,只要再给他两年的时间——两年内关内的局面不崩溃,两年内辽西的局面不崩溃,他就能从东边一步步瓦解满清,到那时,其他的问题也就将迎刃而解了。

他现在最盼望就是崇祯皇帝能够给他这么两年的时间,不要干扰他,也不要在其他方面提前折腾崩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