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竹筒(1 / 1)

国姝 弄雪天子 1114 字 11个月前

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国姝最新章节!

许薇姝也不知道,老太太是把那个孩子忘了,还是不想在大庭广众之下多问。

一行人护送老太君回了微草堂,那是她老人家以前住惯了的地处。

老太太舟车劳顿,在场的人都有眼力的很,不曾多呆,纷纷把孝敬的礼物,取出来交给王嬷嬷。

小辈们的孝敬,都不是昂贵的东西,心意而已,阿蛮献了一个自己做的荷包,湖蓝色的底儿,绣了半片洞箫山的梅林,绣工可是相当说得过去。

其他人好些个送了自己抄写的经书的,自己做的衣服鞋帽,等到轮到许薇姝。

她把刚才出门的时候忘了搁下,烤好不久,保温不错,还热气腾腾,正打算吃的竹筒饭,给了王嬷嬷。

众人:o(╯□╰)o!!

送竹筒算个什么意思?

许薇姝也无奈,她哪里知道今天老太君回府?又没人会专门通知她,更忘了还要送礼的事,到底不是土生土长本地人,又一个人生活了几十年,对这类应酬往来,的确生疏。

老太君道乏,回了屋,侧歪在榻上,让王嬷嬷给她把晚辈的礼物拿出来一样样看。

“不错,阿蛮这小丫头有心,竹哥儿也是好孩子,明个儿你把我藏的那两套笔墨纸砚,给他们送过去。”

王嬷嬷笑着应下:“可不是,瞧瞧这梅林跟真的似的,老奴都能闻见香味,蛮娘这手针线,实在是不得了。”

老太太是个好相处的,一向看重小辈的心意,她伺候了这么多年,也会说话,把那些孩子们的礼物一一道来,简单的东西,他也能说得好似人家费了大心思。

老太君也跟着乐呵。

然后,王嬷嬷就翻到许薇姝的礼物——呃,一个小竹筒,登时就愣住,绞尽脑汁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奉承话。

老太君的眼神瞄过来,怔了怔,先是坐直了身子,没多时,眼睛居然氤氲起来。

半晌,她老人家从王嬷嬷手中把东西接过,摸了摸还温乎,就忍不住拿了床头的裁纸刀,轻轻刮去黑皮,敲了一阵子竹筒,终于打开。

王嬷嬷一脸惊恐地看着自家主子的动作,连拦都不敢拦:“主子,这是饭?”

老太君陶醉地深吸了口气,大笑:“就是这个滋味,真香啊……你不懂,你不懂!”她都有几十年没有吃过这竹筒饭了,当年她的良人还在的时候,做的最多的,就是带着她偷偷摸摸,半夜去做竹筒饭吃。

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她一个人从来没想过去吃一顿自己心心念念的食物,这会儿闻见,却觉得肚子里的馋虫翻涌,大闹天宫。

…………

外面可没人知道老太君不光不曾休息,还美滋滋地享用起了‘美食’。

“好了,都散了吧,别吵到老太君休息。”

肖氏似笑非笑地看了许薇姝一眼,带头儿领着一众小辈转身离去。

许薇姝没多言,径直回秋爽斋,就是临出门,有点儿心疼她的竹筒饭。

当初做的时候,一共砍竹子做了八筒儿,结果不知怎么回事儿,竟然丢了一半,只剩下四个,现在估计不怎么够吃。

许薇姝实在搞不明白,国公府里一群捧高踩低的下人,怎么会对几个竹筒感兴趣?

要是真的只是要捣乱,也该都给偷走才是!

宝琴都气得跳脚,咬牙切齿,从晌午一直为此嘀嘀咕咕嘀咕到现在。

那位沦落成‘小偷’,号称能止小儿夜啼的,前羌国大将军袁琦,也委屈的快抹眼泪,戳在暮春堂的二楼,脸上表情一变再变,手里抓的‘春水绿波’一片片落下来。

薛娘子赶紧抢出来挪走,心疼的把自家牡丹花让小丫头捧着,才笑道:“阿琦,咱们公子爷今儿不但吃了两筒半米饭,这会儿还睡下了,看样子胃口很好,头疼失眠的毛病也没犯。”

袁琦闻言,扒开门缝,向内室里瞧了一眼,果然看方容躺在床上,呼吸平稳,顿时松了口气,总算收起哀怨的表情,幽幽长叹,声音却很低:“总算不枉我做一回贼!偷的还是人家小姑娘的口粮。”

此事要是传扬出去……他还不得让家里那几个小兔崽子给笑话死!

薛娘子嘴角抽了抽,也低声道:“难道你就没想到,你应该给人家留下钱?”

袁琦:“…………”

薛娘子轻笑起来,走过去耳语:“阿琦啊阿琦,我记得你这些年攒下的银钱也不在少数,手里头藏的金银珠宝,买半个城下来都够了,要不要这么吝啬?”

袁琦咬牙:哼!

一转身,抓起自己的钱袋,从窗户里跳了出去。

薛娘子扑到窗口,小声招呼:“仔细些,你要坏了我后半辈子的饭碗,老娘跟你没完!”

许家那小娘子,是至今为止,薛娘子最看好的一个,还真琢磨过,就在她身边养老,虽说这会儿尚没有定,也得开始维护自家未来主人的声誉了。

袁琦没回话,薛娘子摇了摇头,交代暮春堂的店小二封了二楼,以免人们惊动方容,再让他失去这难得小憩的机会。

在国公府到底不方面,而且日食两餐,到晚上就没得吃。

许薇姝又丢了自己的宵夜,按说只能凑合一下,可她上辈子做归墟的九微仙子时,别的不说,在吃食上是绝无人敢委屈她,哪怕别的仙子都不食人间烟火,她吃的到是寻常五谷杂粮做成的,寻常百姓家餐桌上,最常见的菜色,也无人会在她面前嚼舌,说她上不了台面。

怎么也不能让小娘子受委屈,庄子上的下人们,和许薇姝处了三年,对她的性子还是把握的很准。

连夜,庄子里的吴妈妈,赵师傅,素绢,并几个粗使婆子就赶到国公府,加起来有七个人,人数比较少,看门的也就没敢拦着,其实,还得说今儿老太君回府,肖氏总要在婆婆面前展露下自己的慈和体贴。

赵师傅过来,车上还装了一锅汤,地下的柴火不灭,进了秋爽斋,就给小娘子下了一大锅面。

说起这汤底,火候重要,一旦要是离火,再怎么弥补,它的味都不正,赵师傅带来的,就是他亲自熬,用的是小娘子自洞箫山上收集的雪水,下了面,面里头都是牛骨头的香味,一入口,堪称人间美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