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最后一个北洋幕僚最新章节!
明治时代的元老西园寺公望与大正天皇的正面冲突,立即引发了日本朝野内外的震动,而且西园寺公望可是皇室宗亲,理应站在天皇一边,如今却背叛了大正天皇,日本朝野内外议论纷纷。
从大正天皇幼稚地插手长州藩与政友会、萨摩藩的权力之争开始,不懂得搞政治平衡开始,日本政坛和皇庭就已经乱了。其实对付这种大臣派系争权的斗争,皇帝最应该做的便是保持天平的平衡,而不是将自己的筹码压在哪一方。
大正天皇刚刚继位一年,还没有慑服元老们的能力,但大正天皇却在顺利继位的过程中,误以为很多大臣支持他继位就是对他个人的效忠,将自己的分量看得过重,从而忽略了其他人的政治抱负,故此才导致了尴尬的下场。
幼稚的大正天皇接下来干了一件更加幼稚的事儿,他召开皇庭御会,威胁诸位元老和朝臣说自己要辞去天皇的位置,撂挑子不干了。因为被西园寺公望怒怼而放弃天皇的皇位,大正天皇的行为不但疯狂,还让皇室们觉得非常没有面子。于是,为了皇室的面子,西园寺公望被迫辞掉了政友会总裁一职,但是他坚持天皇是人不是神、皇权必须被宪法节制的思想并没有任何改变。
皇庭内部的争执很快延伸到了皇庭之外,5月15日,东京、大阪等地发生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反对内阁的示威和骚乱。他们提出的口号是“打倒阀族”和“拥护宪政”,意在推翻藩阀元老政治,实行政党内阁制,而他们背后的支持者就是希望从贵族和军阀手中夺得权力的银行家与产业资本家。买卖人首先关注的是投资回报率,赔本的买卖没有人愿意埋单。军备过度扩张,军事冒险万一失败,投入巨额金钱的投资人岂不是血本无归吗?赔本的买卖可没人会做。
政友会和国民党所领导的这场政党与藩阀的斗争,逐渐扩大到以知识分子、学生为首的大规模全国性民众运动,工人与农民也很快加入了运动之中,《万朝报》、《东京朝日新闻》等率先仗义执言,支持运动。
作为实业家俱乐部的交询社也开始拥护宪政运动,并于5月16日,在东京召开了第一次拥护宪政大会,提出“坚决排斥妥协,根绝阀族,以期拥护宪政”的主张。大正天皇和桂太郎立刻处于极端孤立的尴尬境地,除了从扩军政策中直接获益的以长州藩为核心的陆军还站在天皇一侧,其余各种势力纷纷站在了西园寺公望的一边。
然而面对声势渐大的护宪派势力,桂太郎却没有屈服,他自认为既然得到大正天皇的支持,自己还应该继续争取一下,他决定建立党派在议会中夺取权力。于是桂太郎亲自出马组织新党,自任党首,企图渡过议会危机。
在1912年5月18日召开的第30届议会上,面对议员们的反对,桂太郎曾三度下令休会,同时还以天皇的名义向政友会总裁西园寺下达“匡救时届”的敕令。所谓的匡救时届,便是要求西园寺公望解散议会。桂太郎的行为彻底激怒了政友会等在野党,拥护宪政的尾崎行雄等在议会提出弹劾内阁案,痛斥桂太郎内阁“把天皇当做挡箭牌,把诏书当做炮弹,攻击政敌“。民众也因其打乱宫中府中之别,背离立宪政治之常道而愤怒。护宪运动日趋炽烈,民众包围国会后,政府出动二千余名警察镇压,酿成了流血事件。社会骚动向东京、广岛、大阪、神户、兵库等地蔓延。
众议院议长大冈育造立即对桂太郎劝阻说:“倘解散国会,则必发生内乱”。局势在进一步的恶化中,桂太郎见大势已去,大正天皇也不知道是在生自己的闷气,还是在生别人的闷气,拒不接见任何大臣,于是桂太郎失去了皇帝的支持,只好被迫辞职。
联手击败了桂太郎之后,西园寺公望与山本权兵卫立即开始了政治分赃,由于西园寺公望公然怒怼过天皇,所以他不可能再次进入内阁,否则以大正天皇易怒且神经兮兮的性格,他非得拔出刀子砍人不可。
西园寺公望等元老向大正力荐了非党派的首相山本权兵卫来组阁,此时的大正天皇心力交瘁,威严尽失,冲动之下再一次威胁要退位,尽显其性格中脆弱的一面。(读者有兴趣可以搜一下大正天皇,此君长得有点像黄渤)不过在面对众多大臣和元老们的逼迫的时候,大正天皇不得不做出让步,只是他在皇庭御会的时候,用纸卷成望远镜,愤怒地对着每一个大臣看过去,导致很多朝臣尴尬不已。最后,闹情绪也好,威胁退位也罢,大正天皇不得不在国家政策和人事安排上,做出了一系列安排和让步,萨摩藩出身的海军元老山本权兵卫担任首相,政友会重新把持议会,并尊重宪法。
山本权兵卫接任首相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重启中日和谈,对于桂太郎毫无政治目的战争,山本权兵卫非常鄙夷,认为陆军始终是低着头的土包子。山本权兵卫的谋略显然比桂太郎要高很多,如今日本与中国的冲突,看似日本出了风光,实际上中了英美法的圈套。为什么日本如此明杖执火地勒索中国反而暗地里支持怂恿,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日本正在复苏,而欧洲各国此时矛盾重重,德奥意三国组成了同盟国,英法俄组成了轴心国,欧洲各国希望此时的亚洲乱起来,如一次来亚洲各国便更需要欧洲的支持。
山本权兵卫对议会提出“终止战争,恢复国力”的治国理念,立即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山本权兵卫顺便提出,即便桂太郎犯了一个错误,但这个错误却不应该有日本承担,此次战争的一切经费都应该由中国埋单,因此他认为终止战争,应该在占领扬州之后再行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