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一击毙命(1 / 1)

战争世界 闪烁 1769 字 9个月前

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战争世界最新章节!

听到爆炸声,莫希谚才让301A艇停了下来。

那是一条重型反潜鱼雷,别说是排水量不到一万吨的“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就算大得多的“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也扛不住。此处海域的水深超过三千米,就算潜艇上还有一些水密舱没有破损,也很快会被压扁。因为潜艇在被鱼雷集中之前紧急下潜,所以潜艇上的官兵根本无法逃生。

深度超过五百米,任何逃生设备都成了摆设。

等了几分钟,在听到从海底发来的“咔嚓”声后,莫希谚才让潜艇转向,离开这处是非之地。

他只知道击沉了一艘花旗海军的“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却不知道是哪一艘。

花旗海军有四十都艘“弗吉尼亚”级,虽然半数以上部署在太平洋,长期跟华夏海军打教导,这些潜艇的相关属性,特别是噪音特征早被华夏海军掌握,通过噪音就能判断出是哪一艘,但是随同第四舰队活动的“弗吉尼亚”级来自大西洋舰队,之前跟华夏海军接触的机会并不多。

当然,莫希谚已经料到,他再次创造了一个“第一”,即第一个在实战中击沉攻击核潜艇的艇长。

能够取得这个战果有很多原因,比如301A艇出色的静音性能,以及敌艇指挥官的疏忽大意。只是这里面,莫希谚的能力,特别是对时机的把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全都来自日常训练。

在“弗吉尼亚”级减速的时候,301A艇已经逼近,只是没有被发现。莫希谚在第一时间下达了减速命令,让301A艇停了下来,随后就关闭了反应堆,由电池供电。这么做,只是为了把发出的噪音降到最低限度。虽然聚变堆是直接输出电能,没有热循环回路,但是内部依然有机械装置,在工作的时候同样会产生噪音,只不过比任何一种裂变堆产生的噪音小得多。只有关闭裂变堆,才能消除动力系统产生的噪音,锂离子蓄电池工作的时候只会发出热量。

由锂离子蓄电池供电,而且速度降低到了四节,301A艇的噪音不到八十分贝。

这是个什么概念?

人在正常交谈的时候大概为六十分贝,尖叫时在九十分贝以上,因此八十分贝相当于大声喊话。

虽然301A艇的噪音远低于背景噪音,但是不等于不会被敌艇发现。这就好比在嘈杂的环境中,只要离得够近依然能够听到旁边人的低语声一样。潜艇的声纳比人耳灵敏得多,加上运算速度足够快的计算机,找出藏在背景噪声中的异常声响,需要的就只是距离、时间与一点点耐心。

这个时候,莫希谚的经验发挥了作用。

虽然没有指挥过攻击核潜艇,但是在成为艇长之后,莫希谚每年都会参与由海军司令部组织的全军大练兵,跟攻击核潜艇对抗是家常便饭。哪怕是胜少败多,不过也获得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在“弗吉尼亚”级减速的时候,莫希谚就做出了准确判断,即敌艇会在速度慢下来之后释放拖拽线列阵声纳。只是为了随时能加速,使用的肯定是TB-16D,而不是探测能力更强的TB-29A。然后就会原地转圈,因为这是进行全方位探测的唯一办法。受到TB-16D的性能限制,敌艇至少要转三圈,才能够完成探测工作。因为敌艇保持较高的航速,而TB-16D是短基线声纳,所以回转半径不会太小,不然无法保证探测效果。只是,也不会太大,毕竟回转半径过大就要浪费时间。以莫希谚的判断,敌艇的回转半径在五千米以上,但是会控制在十千米以内。

这个判断极为重要,可以说为击沉“弗吉尼亚”级打下了基础。

当然,这只是其一。

莫希谚还做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判断,即在完成了对周围海域的探测之后,敌艇会向东航行,而且会再次加速,去拦截那两艘已经暴露行踪的S26型潜艇。期间,还有可能会使用主动声纳。

在做出这个判断后,莫希谚就让大副掌舵,让301A艇进入敌艇的探测盲区,并且始终呆在敌艇的探测盲区内。

在“密西西比”号转圈的时候,301A艇以极慢的速度进入其回转航线的内侧。

关键就是,在“密西西比”号启动主动声纳的时候,301A艇就在其西面,而且恰好在其声纳探测盲区内。

必须承认,周仁杰的控制技术很到位,只是莫希谚的预判更加重要。

要知道,潜艇的声纳探测盲区不是后方的锥形区域,而是一个近似于橄榄型的区域。主要就是,海水的密度、温度与盐度存在微小的差别,会改变声波的传递方向,产生类似折射的效果。盲区的大小,除了受到海文环境影响,还跟潜艇的速度有关。简单的说,潜艇的速度越快,探测盲区就越大。

可以说,鲍威尔上校在这个时候犯了一个极为严重的错误。

这就是,在用主动声纳搜索的时候,应该进一步降低航速,缩小后方的探测盲区,而不是维持在十八节左右。如果“密西西比”号的航速降到十二节,就肯定能够听到301A艇发射鱼雷时产生的噪音。以“弗吉尼亚”级的加速能力,把航速降低六节,也只是多用不到半分钟来加速。

也就在这个时候,301A艇发射了鱼雷。

与在东海冲突中伏击第三护卫群时采用的办法一样,鱼雷自航出管,而且采用的是线导模式。

因为由潜艇直接控制鱼雷,所以不用启动鱼雷的导引头。

为了进一步降低被敌艇发现的概率,鱼雷的初始航速只有二十节,只比“密西西比”号快了两节。

直到“密西西比”号收回拖拽线列阵声纳,开始加速的时候,鱼雷才开始加速。

当然,这些都是由301A艇的枪炮长控制,莫希谚只是下达命令。

因为速度加快,后方的探测盲区进一步扩大,而且潜艇自身的噪音对侧舷阵列声纳产生严重干扰,所以在鱼雷达到三十节的最大安静航速时,“密西西比”号依然没有发现正在迫近的威胁。

在鱼雷距离敌艇不到一千米的时候,莫希谚才下令切断导线。

这么做,不是说有十足的把握,而是便于在必要的时候快速机动。别忘了,301A艇一直跟在“密西西比”号的屁股后面,还随同“密西西比”号加速。虽然301A艇的加速能力不比“密西西比”号差,但是在速度提高之后,产生的噪音明显增强,随时可能被“密西西比”号发现。如果“密西西比”号以最小半径转向,就有可能在被鱼雷击中前向301A艇发起反击。莫希谚并不担心遭到攻击,毕竟301A艇的最大潜航速度也不慢,而且启动聚变堆只是分分钟的事情。他只是觉得没有必要冒险,因此提前切断了导线。只不过,他还同时下令准备好另外一条鱼雷。如果敌艇避开了第一条鱼雷,得马上发射第二条鱼雷,绝不给敌艇反击的机会。

其实,根本用不着第二条鱼雷。

301艇发射的是一条Y-10SE型鱼雷,虽然严重了Y-10的编号,但是这种鱼雷跟Y-10基本上没有关系。采用这个编号,其实只是为了保密,即让外界认为这是一种由Y-10改进而来的鱼雷。

Y-10SE是华夏海军第一种由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推进的电动鱼雷。

严格说来,也是世界上第一种大批量生产与列装的锂离子聚合物电动鱼雷。

可以说,除了价格仍然较为昂贵之外,其他方面几乎都算得上完美。具有无级变速能力的电动机能方便的调节与设定鱼雷的航速,从而满足各种战术需求。比如在攻击速度较慢的运输船只的时候,可以让鱼雷以三十节的速度航行,从而让射程最大化。在攻击速度较快的舰艇时,鱼雷能够以五十五节的速度冲刺。因为采用了全封闭结构,所以鱼雷的攻击深度不受动力系统限制,最大潜深达到了一千二百米。只不过,基本上用不上,因为没有一种潜艇能达到这个深度。巨大的潜深带来的最大好处,其实鱼雷的航速几乎不受深度影响,即便在最大深度上,也能达到五十节。

做为多用途鱼雷,Y-10SE配备了两套导引装置,即用来攻击潜艇的主/被动声纳导引头与攻击水面战舰的尾流导引头。潜艇可以在发射之前设定鱼雷的自导模式,而且鱼雷能在攻击的过程中自行切换导引模式。在攻击潜艇的时候,Y-10SE的最大优势是能在丢失目标之后重新搜寻与攻击目标,而且在搜寻阶段采用的是被动声纳制导,会优先攻击之前锁定的那个目标,准确说是噪音特征最相似的目标。在进入攻击阶段之后,将采用主动声纳制导,直到击中目标。这种能力,赋予了Y-10SE很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应付包括拖拽诱饵在内的各种干扰手段。

根据海军的测试,Y-10SE对攻击核潜艇的单发命中率超过百分之八十。

一千米,几乎是绝杀距离。

为了保证击沉那艘潜艇,莫希谚让周仁杰继续掌舵,确保始终跟在敌艇后面,以便随时补射一条鱼雷。

必须承认,030型潜深不足的问题在这个时候暴露了出来。

在鱼雷击中敌艇的时候,301A艇的潜深已经超过四百米,即将到达四百五十米的极限潜深。要是鱼雷没击中敌艇,莫希谚就只能放弃追击,因为没有人敢保证030型在潜深超过四百五十米之后能安全航行。

只是,莫希谚没有等待,在确认敌艇已经完蛋后,就让301A艇向北航行。

爆炸声那么大,肯定被花旗海军的反潜直升机听到了。要不了多久,反潜直升机就会赶过来。

莫希谚的胆子再大,也不会去跟反潜直升机较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