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发现大量升阶元素,航天局找来,电池板技术?何不食肉糜!(1 / 1)

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最新章节!

新设备释放的F射线即时检测数据--

释放口强度超出检测范围。

持续时间:秒。

直径:厘米。

王浩听了报告以后,马上抓住了关键点,“秒,比上一次的数据好像低了……”

他重新查看数据,发现上一个设备释放的F射线,持续时间为秒,两个数据做出对比,马上就能得出结论,“看来F射线的持续时间,除了和内置能量强度有关,还和F射线的强度有关。”

F射线强度越高,维持需要的内置能量强度越高。

现在所释放的F射线强队,对比原来最低增加了50%,内置的核反应堆强度也有一点小提升,但幅度并不大,结果持续时间还变短了一些。

旁边的研究员王强则是问道,“如果用同样的设备,释放出低强度的F射线,也许持续时间更长?”

“可能是这样。”

王浩思考着点头,继续说道,“设备不同,内置能量强度的承载力不同。能释放高强度的F射线,说明内部强湮灭力场薄层的强度也很高,就能承载更强的内置能量。”

“我们的实验还是保守了。”

他说着摇了摇头。

在没有准确的实验数据基础下,内置核反应堆肯定以稳为主,来保证不会因为能量强度过高,或是出现其他的问题造成设备损坏。

现在还是以释放F射线为主,正式开始核聚变项目后,才会进行场力承载能量上限的大型实验研究。

一个小时以后,各项检测数据都出来了。

材料磁化反应的最高强度是14T,数据相对还是有些低的,但放在F射线实验里就已经很不错了,主要是因为F射线覆盖的是一条线,而不是材料的全部,磁化数据自然要低一些。

之后才是重点。

材料检测。

这次实验是以释放F射线为主,也同时会进行材料的检测,一系列的单质材料和化合物,甚至是压缩的气体都被放置在F射线经过的方位。

F射线是一种场力,而不是纯粹的能量,并不会因为中途有物质,造成能力损耗近而影响传播覆盖距离。

即便放置再多的材料,也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实验结束。

王浩就回到了西海大学,第二天早上就拿到了一系列的检测报告,负责检测的有两个机构,分别是F射线实验组附带的材料实验室,还有归属湮灭力场实验组的材料检测中心

材料实验室只是个小的实验室,能做一些常规的检测,相对来说,材料检测中心相对更专业一些。

汪辉实验室递交的报告,内容也非常的震撼,因为他们‘疑似’发现了多种升阶元素。

“硅?”

“汞、钨、铜、钾……”

“氢?”

最后一个元素让王浩都惊住了。

其他升阶元素的发现,还可以说是意料之中,毕竟已经发现了铁、锂、碳,F射线再大幅增加,自然会发现更多的升阶元素。

但是……氢?

这个元素就很不一般了,因为氢是气体。

现在升阶元素的发现,也能总结一定的规律,主要还是以金属元素以及具有稳定化学键的元素为主。

碳、硅,都属于后者。

其他就都属于‘金属元素’,若是出现了一个‘氢元素’,规律似乎就又没有了。

王浩干脆跑了一趟材料检测中心。

现在的材料检测中心非常忙碌,每个人都参与到了检测工作,想分出个人手都不容易。

等进入了汪辉的实验室,汪辉和周青还有其他两个研究员,还在无尘实验间里做着研究。

王浩等了有十几分钟,才有个年轻的女研究员走出来。

这个年轻研究员的名字叫王丽霞,年纪只有不到四十岁,是从科学院材料所特别调过来工作的。

“王院士!”

王丽霞走出来礼貌的喊了一声,随后招呼道,“在这里等多久了?汪教授他们还需要一些时间。”

“在做什么?”

“对气体压力和密度进行精准测定。”王丽霞有些期待的说道,“我们发现了多种升阶材料,但不一定。”

“现在只是疑似,唯一能确定的是硅。因为一阶硅的含量很高,大概达到了13%左右。”

“这么高?”王浩惊讶的说道。

他看的报告是昨天晚上发过来的,数据还没有这么精准,显然昨晚到现在,检测中心的人都一直在工作。

王丽霞也明显很疲惫,眼圈都有些红肿,但她依旧精神奕奕的,“其他元素含量不高,必须做更精准的实验,才能确定结果。”

“我们组负责的是氢……”

“这个元素,很有意思啊。”

王丽霞说着都有点小兴奋,她也很清楚‘氢元素’有多么重要,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气态升阶元素。

王浩也期待的点头,“确实,一阶氢的发现意义重大,对于完善理论至关重要,而且应用上也很广泛。”

两人说了几句。

王丽霞就找出了一系列的检测结果。

王浩则是查看起一个个数据,就像是王丽霞的说法,其他的元素就只是‘疑似’发现,检测过程中发现了数据偏差,但有的数据偏差也只是在常规范围内,很难界定是否真有发现。

如果想要确定发现,就必须要做一系列高精度的实验,才能得到最终的结果,提取也会非常的复杂。

硅,就不一样了。

一阶硅的含量实在太高了。

他们所使用的硅材料是高纯度的单质硅,是作为半导体材料使用的,应用领域的名字叫做‘硅’。

当一阶硅含量高的时候,‘硅’的物理特性明显得到增强,自然就很容易检测出来。

过了一段时间,汪辉、周青等人结束了时间,一起从办公室里走出来。

汪辉走出门还摇着头。

“不理想?”王浩注意到汪辉的神色,开口问了一句。

“不太理想。”

汪辉说着‘不理想’,却显得精神奕奕,“我们刚才的实验,还是无法百分百确定发现了一阶氢。”

“压力、密度测试,即便是精度再高也会有偏差,必须找其他办法进行测定才有说服力。”

“不过,大概率是有的。”

“多大概率?”

“95%以上。”

“还好……”

王浩思考着点了点头,物理实验发现‘95%’的概率可不高,升阶元素的发现上,要‘%’以上的概率才有说服力。

汪辉接了杯水,坐下来问道,“王院士,磁化材料还是太少了。有些实验需要更多的材料,你们能大批量制造吗?”

“大批量……多大批量?”

“就像是磁化铁材料,要是能有几十千克、一吨……反正越多越好,就能进行更多的实验。”

王浩用力咧咧嘴,摇头道,“暂时不可能。”

“为什么?”汪辉有些不明所以,他不知道F射线发生技术,还以为材料是常规强压湮灭力场实验制造出来的。

王浩道,“我只能和你说,制造的方式不一样。”

“好吧。”

汪辉也知道保密问题了。

……

材料检测中心的工作还在继续。

后续的实验测定工作,最少要持续一个多星期时间,王浩也留在检测中心一天,又去了湮灭力场实验基地,才重新返回了西海大学。

接下来就是等结果了。

但是王浩的工作依旧忙碌,他只休息了两天时间,就又去西京参加科技部门牵头进行的核聚变论证会议。

这次的会议和上次不同,很多参与过实验研究的学者,都开始看到核聚变的论证。

他们认为核聚变项目‘最少能通过论证’。

比如,汪百川。

他没有和其他人说起‘见到的恐怖点火技术’,谈到核聚变论证却非常看好,“论证通过肯定没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外有关升阶材料的研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包括钢铁、合金、超导材料,等等。”

“这能让我们拥有更多的材料技术基础。”

“按照王院士的设计理论,有了材料技术基础支持,其他的问题就不大了……”

这个说法得到了认可。

国际上的核聚变研究,重点在于托卡马克装置的设计,当然也少不了材料方向的支持。

王浩给出的核聚变控制解决方案,则是弱化了螺旋磁场的设计,让磁场多出一个‘开口’,但对于材料技术的要求更高。

虽然材料技术要求高,但材料技术也在蓬勃发展。

升阶材料的研究如火如荼的进行,国内外已经有了多项震撼人心的成果过。

比如,航空材料院就研究出了一种高熔点、高韧性的镍铁合金材料,比原来的材料性能增加了30%。

放在十年前,类似的成果会让国际震惊。

高熔点、高韧性的镍铁合金,是航空发动机的扇叶材料,就能支持制造更加高端的航空发动机。

现在不同了。

好多材料研究机构、企业,都有了相关领域的成果,航空材料院的研究发现,放在其中也很不起眼。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国内外都在关注反重力飞行器。

反重力飞行器是电动机推动,航空发动机技术受到的关注自然降低,肯定比不上超高性能的超导电动机技术。

超导电动机内部的扇叶,并不是处在高压、高热环境。

镍铁合金也只是一个选择而已。

核聚变项目的第二次论证会议,就有好多学者主动发言,他们谈起了自己手头的研究进展,一个个研究和想法汇总下来,解决了很多细节上的问题。

大方向,还是容器技术和材料研究。

当有了一个个技术突破的时候,核聚变论证完成似乎近在眼前。

“等下一次论证,再有一些技术突破,就差不多了……”会后徐老师对王浩说道,他的工作压力很大,但还是很期待的。

王浩笑道,“马上就有了。”

“马上就有?”

王浩道,“我们最近的实验,您也知道吧?如果能制造出更精细的颗粒性材料,力场容器技术就会有突破。”

“我们也在研究致密材料技术。”

“还有,我们最新的发现,暂时还没有提交,您就等着新的报告吧。”

“什么发现?”徐老师感兴趣的问道,“是不是F射线那边?我知道你们进行了新设备的激发实验。”

“对。”

“升阶元素?”

“很多。”

“很多?”

徐老师听到这个词都惊住了,“有多少?”

“好几种。”

王浩道,“虽然F射线制造磁化材料的效率很低,但如果只是用在核聚变技术研究上,也够了。”

徐老师顿时深吸一口气。

他消化了一下信息,忽然开口说了句,“对了,航天局那边,设计司的赵老师可能会找你……”

“什么事?”

“数学问题。”

……

赵老师找王浩确实是询问数学问题,只不过数学问题的规模有点大,他想让王浩看一下‘登月计划’,并对于往返的轨迹进行计算和修正。

王浩回到西海大学,就等来了赵老师。

他们是在办公室里见的面,赵老师还带着两个老院士,还有三个年轻一些的研究员。

其中一个叫袁志方的院士说起了想让王浩帮忙解决的问题。

王浩听的都惊住了,他满是不解的问道,“你们不是在开玩笑吧?整个往返轨迹的计算和修正,这可是个大项目。”

“我们也没有办法啊……”

赵老师苦笑道,“现在的设计已经是我们所认为的最佳方案,但是,我们遇到了个问题--能源不充足。”

“不充足?”

“对。”

赵老师道,“不是不够,是不充足。按照这份设计,返程时能源会非常有限,遇到什么问题,可能就会能源不足。”

袁志方跟着解释道,“航天器在太空中,除了内部的固体燃料,其他就只能靠太阳能面板补充,我们的太阳能面板设计已经最大化了,再大就会影响到航天器整体运作……”

“如果能对于轨迹再进行修正,减少固体燃料使用,才能够尽可能的保证能量问题。”

王浩拿过文件仔细看了一下,顿时都感觉脑袋有点疼。

‘登月’是个非常庞大的计划,即便只是往返轨迹的设计,都牵扯到一系列的问题。

这确实是数学问题,但已经是很多顶尖科学家计算的结果。

再修正?

别说可能还是不可能,即便是能够再进行修正,完成近乎‘最优设计’,提升的幅度也不会有多大。

他仔细思考着,忽然眼前一亮,说道,“固体燃料应该不能再增加了,你们为什么不从太阳能电池板上寻找解决方案呢?”

“比如,你们可以采用性能更高的太阳能电池板。”

“……”

“……”

赵老师、两个老院士,再包括几个研究员,全都感觉听到了个很荒谬的建议。

太阳能电池板?

性能更高?

这和‘何不食肉糜’有什么区别?

如果能有更高性能的太阳能电池板,不就能直接解决能源问题了,何必还来找王浩帮着修正什么轨道?

这已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